中國軍機捷擾臺灣空域 俄烏戰牽動兩岸局勢

中國運-12民航機上月低空飛過,迫近馬祖東引防空區,烏俄衝突近期也牽動兩岸情勢,國軍已提高警戒,一旦台海爆發戰事,馬祖恐成為戰場的最前線,尤其是東引的導彈基地,外媒路透社為兩岸緊張情勢,訪問馬祖並製作專題,特別是馬祖民眾面對共機頻繁擾台,對兩岸和平的期待。
馬祖民眾表示:「他飛過去就讓他飛過去,對不對?你如果把他打下來完蛋了,我不騙你,第三次世界大戰就開始了。」
馬祖民眾表示:「為什麼會不想要去強調這件事情,因為他們是前線,真的發生什麼事情的時候,有可能這個地方就是可能會馬上淪陷,或是成為那個砲火集中的地方。」
俄羅斯入侵烏克蘭,讓外界關切中共犯台的可能性,有專家示警,若俄羅斯打贏烏克蘭,恐增加中國武力犯決心,而烏克蘭現在全民皆兵,抗敵的精神值得台灣學習;學者也分析,台灣的全民國防還有進步空間,由於後備動員只針對後備軍人,一般民眾沒有管道可參與。
台灣智庫諮詢委員,賴怡忠表示:「第一個就是高階段的國防政令,或者說直接到個人層次,我們這邊要怎麼訓練自己,但是中間怎麼把個人變成什麼樣,一個有效用的組織單位,那這個單位扮演什麼樣的角色?這個基本他是沒有,那更不要提實際上,在講到台灣那時候戰時的時候,我們是要建立什麼樣動員體制?包括說什麼樣的戒嚴機制。」
烏俄衝突影響台海局勢,英國及立陶宛議員表示,歐洲必須團結保衛烏克蘭,未來才有可能盡力保衛台灣,同時,讓中國記取教訓。不過,國軍面對共軍威脅,軍事訓練役被質疑戰力不足,傳出府院黨拍板役期4個月延長到10個月,但總統府澄清尚未定案。
國防部發言人,史順文表示:「並沒有這件事情,很多的配套措施,包括跨部會的一個協調,以及軟硬體的這些配合,這些都必須考量進來。」
國防部指出,兵役延長必須考慮敵情威脅,以及防衛作戰的需要,還得有配套措施,需要跨部會協調,目前仍在蒐集各界意見,進行研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