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東引
-
海巡東引查扣陸船 海上長途押返南竿
|地方17日中午,海巡署馬祖海巡隊在我國東引「禁止水域」,查扣一艘越界中國大陸漁船。海巡登船檢查,起出鰻魚74.5公斤,命令船家全部海拋。海巡花費6個小時海上押解,將人船帶返南竿。
-
東引現簡體字氣球殘體 陸軍初判氣象探測器
|政治中國高空偵察氣球入侵美國領空事件,引發各國對中國間諜氣球的關注。陸軍司令部證實,東引地區指揮部在昨(16)日早上,發現空中不明物體飄落,搜索後在靶場拾獲氣球殘體,儀器盒上以簡體字標示「太原無線電一廠有限公司」、「GTS13型數字探空儀」及「氣象儀器」等字樣,初判是氣象探測儀器。陸軍司令部表示,氣球殘體目前仍在鑑定處理中,不方便提供相關照片。陸軍司令部政戰主任陳育琳中將說道,「初步研判該殘體是屬於氣
-
Suspected Chinese Military Drone Flies over Dongyin Island 不明飛行器2度掠東引 研判是中國無人機
|A drone flew over Dongyin Island's defense zone twice on the 28th. The mission is believed to be carried out by China as a protest.The situation in the Taiwan Strait is tense. An unidentified flying o
-
不明飛行器2度掠過東引上空 指揮部射擊信號彈驅離
|政治陸軍司令部表示,昨天一架不明飛行器,兩度掠過東引防區上空。經過比對分析,研判是無人機,不排除實施偵蒐。東引指揮部射擊信號彈,示警驅離。學者分析,可能是中國有計畫的行動,針對美國眾議長裴洛西可能率團訪台,釋放強烈不滿訊息,以及試圖展現在台海主權擁有影響力。
-
共機頻擾迫近東引防空區 馬祖民眾盼兩岸維持現狀
|兩岸烏俄衝突牽動兩岸情勢,中國運-12民航機上個月迫近馬祖東引防空區。路透社訪問馬祖民眾,面對共機擾台,多數人希望兩岸能維持現狀;專家也示警,若俄羅斯打贏烏克蘭,恐怕會增加中國武力犯台決心。英國及立陶宛議員則表示,歐洲必須團結保衛烏克蘭,才有可能保衛台灣。
-
中國軍機直倚來 國軍今佇東引實彈防空操演
|中國軍機進前捌接近東引的防空區,國軍3/16也佇東引進行忠義操演,用飛彈射擊強化防衛戰力。另外俄羅斯也有一份機密文件指出,中國國家主席-習近平,捌考慮講佇今年秋天"欲全面接管台灣",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,無法度確定這文件是真是假,無論中國敢會拍台灣,咱台灣攏愛隨時做好自我防衛的準備。
-
極慢、極低、極不明——東引防空漏洞與新型態威脅【觀點】
|政治2月5日一架不明飛機闖入馬祖東引上空,媒體報導,軍方未在第一時間反應的原因,在於這架闖入的民用型運-12是在民航機場起飛,飛行速度慢,高度又很低,而此可能意味台灣防空系統與反應程序可能有所不足,難以處理極慢速、極低空、身份不明的小型目標。
-
前線戰力吃緊?從「雷達原理」看東引空防的滲透危機【觀點】
|政治大年初五,一架不明機飛越國之北彊東引上空,並透過社群媒體「東引大小事」的群組炸鍋,事後國防部判斷不明機為運-12運輸機。而受限於雷達限制、事發氣候條件與人員操作問題等,東引空防的滲透危機不得不慎。
-
從東引雷達站回顧美台協防期間,空軍戰管雷達演變史(下)【觀點】
|政治冷戰中美協防台灣(1954~1979)期間,美國協助中華民國逐步完善防空雷達體系。這些雷達站台雖由國軍操作,但明顯可見美軍顧問團與廠商出謀劃策的身影,也讓美國得以掌控中國大陸沿海航空兵力動態。即使後來美國拉攏中共、撤出顧問團、和中華民國斷交,仍保有對台非正式的軍事技術輸出,為天網防空系統埋下伏筆,影響持續至今。
-
從東引雷達站回顧美台協防期間,空軍戰管雷達演變史(上)【觀點】
|政治台灣的戰管雷達防禦架構,說是美國在《中美共同防禦條約》(1954-1979)期間所協助建立並逐步完善的,並不為過。例如從1950到1970年代之間,空軍先後換裝功率更強的搜索雷達與測高雷達,又將重要的雷達站遷往高山,並在東引設置前進雷達基地,都是為了擴增雷達涵蓋範圍、增加防空預警時間而進行的改良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