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後疫情沒有指數型爆發 莊人祥:戒慎但不恐懼
張君豪 薛宜家 張國樑/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開工之後有零星疫情延燒,指揮中心分析,目前疫情沒有指數型爆發,但還是戒慎恐懼,有醫師就建議,在開工之後企業應該要定時篩檢,及早阻斷職場上可能出現的隱形傳播鏈。
國內在年後開工後,陸續出現家庭在過年期間,群聚衍生出的傳播鏈,不過指揮中心認為,目前年後疫情並未出現大爆發。
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,「戒慎不恐懼啦,那在這個疫情目前的確是沒有所謂的指數型爆發,如果說很多點 ,但是很多點可能都是一個小家庭的群聚。」
醫師姜冠宇則建議,「如果說當地有疫情,或者是說一開始恢復開工到底要抓什麼樣的頻率,那每隔多久員工要篩檢一次,我覺得這個當地政府都要給個SOP。」
醫師分析,年後開工可能有很多隱性傳播鏈,尤其廠區相對群聚風險高,可以定期廣篩來揪出感染源,而對於國內即將縮短檢疫天數,是否意味增加對社區威脅?有醫師分析,國際經驗變種Omicron發病快速,算是一支來得快去得快的病毒,縮短檢疫是必經之路。
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指出,「在日本他們就觀察到說,他們的確診者在有症狀出現,他的病毒會在3到6天後達到一個高點,然後之後就會很迅速的下降,然後到第十天以後幾乎在呼吸道就驗不到任何Omicron病毒的存在。」
洪子仁認為,在社會逐步解封過程中,最擔心的就是國內有150萬名50歲以上人口,連第一劑疫苗都還沒打,這群人仍可能成為重症,對醫療量能產生影響,應該儘速催促這一群沒打疫苗的相對高風險族群,完成基礎兩劑疫苗接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