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奧運帶動 北京文化產業大興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近幾年文化創意產業成為亞洲城市的熱門議題,在中國,兩年後的北京奧運,更是中國發展文化創意產業,最主要的推動力,今天的北京系列報導,透過實地走訪,帶您來看,目前在中國發展得很火熱的文化產業。
清晨的公園,韻味十足的竹版說書,對應著湖畔旁這棟古色古香的石畫舫。在北京待了十年的美國人安思喬,幾年前,向官方租下這棟廢棄的畫舫來改造,白天、這裡是茶館,晚上則成了人潮聚集的音樂酒吧,安思喬說,網路加上媒體,新知識取得上的容易,讓北京這幾年類似的文化產業、發展得很快速。
在中國談文化產業,歷史,成了最佳賣點。在這條專賣書畫的街上,除了古代字畫、和雕刻精緻的皮影戲偶,是觀光客的最愛,就連毛澤東的肖像海報,都成了熱門的文化商品。而像這類的中國傳統雜耍表演,更成了官方極力發展、用來吸引觀光客的文化產業。
而這個胡同裡的房子、改建成的酒吧,則是民間投入文化產業、最具生命力的表現。根據學界初步的預估,到2010年時,中國的文化產業的產值,將直逼1000億人民幣,優渥的前景,吸引來大批外來的投資者。
從台灣來的畫廊老闆蕭富元,是北京新興文化產業的另一種典型。
因為看好中國藝術市場的潛力,蕭富元成了最早來北京發展的畫廊之一,他觀察到,目前中國的文化產業,很多背後都有來自外國的大型基金,因此,企業化的經營模式,必定是未來的趨勢。
蕭富元說,申辦奧運的成功讓中國中央、近幾年更是積極投入在文化產業上,包括即將完成的北京國家大劇院、鳥巢體育館,以及被稱為是「水立方」的游泳中心,都被視為是展現企圖心的文化建設。可以預見的是,十年內、不但北京的城市風貌將出現大轉變,就包括文化產業,也將因為市場的集中,跟著快速起飛。
記者蘇玲瑤、張秉豐 北京的採訪報導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