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架量產型勇鷹高教機首飛 國機國造新進展

漢翔公司預估在年底交機空軍2架「勇鷹高教機」,第一架量產機於今(21)日上午11點40分在原型機的伴飛下,從台中清泉崗基地升空,執行第一次試飛任務,也象徵國機國造更進一步。至於花蓮空軍基地一架F-16A戰機,昨天執行射擊訓練,結果機身蒙皮疑似有彈孔,初步研判,這兩處擦傷是空中機砲射擊時所發生的,已經由專案小組調查。

編號11003、漢翔研發的第一架量產型勇鷹高教機,21日被直擊現蹤台中上空,上午11點40分在編號11002原型機的伴飛下,從台中清泉崗基地升空,執行首次試飛任務。由於尚未完成塗裝,機身以黃色防鏽蝕底漆亮相,在中午12點40分順利落地。空軍預計在12月底前接裝2架勇鷹量產機,第一批種子教官目前也已開訓,全案將在115年完成66架交機數量。

關於飛行員訓練,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說明,將先由訓練種子教官帶飛一般教官,「一般的飛行教官再去帶飛學官,那你每一個都還要2年,這樣就要6年跑不掉。」

張延廷認為,年底交機2架勇鷹高教機不成問題,不過後勤維保的能量是否足夠、模擬機尚未建置等可能成為隱憂,必須盡快克服;至於種子教官訓練體系,張延廷直言,不能照抄F-5E的訓練課目,包括戰術運用、夜航訓練都要重新編排,至少需要3到6年完備體制。

此外,一架F-16A戰機20日執行炸射及機砲射擊訓練後,返回花蓮空軍基地,卻被直擊座艙罩下方機身蒙皮疑似出現不明彈孔。空軍初判2處擦傷是空中機砲射擊時所發生,其他系統無異常,已由專案小組調查。由於F-16A搭載的20機砲,24年前剛換裝時,使用美製彈藥,現在已改用軍備局製造的國造彈藥,有飛官反映,過去就曾出現卡彈。

空軍司令部政戰副主任高士桓說明,「目前我們現在了解的狀況,不排除這個可能性,但是最後還是要等調查結果出來。」

全球防衛雜誌採訪主任陳國銘則表示,「熱焰彈、照明彈與砲彈等等這些,我們的科研單位都有承製部分的能量。但是現在問題就產生說要回溯這批出問題的機砲砲彈,當時是哪一年哪一月所製成的,假設一個月為停止週期,或是一年為停止週期的話,那就停用。」

空軍不排除國造彈藥品質不良的因素,可能是子彈擊發後產生破片撞擊蒙皮。專家表示,若證實彈藥有問題,至少得先停用生產前後一個月的彈藥,排除狀況。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