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弭月經貧窮 北市5國中開學後試辦免費提供衛生棉

台北市推動月經教育,強化國中生的性別平權概念,九月開學後,將在五所國中試辦校園免費提供生理用品,在女廁裡提供衛生棉,明年更編列6千萬預算要推廣到所有國中,希望能消弭月經貧窮和歧視。

青春期的國中生面臨身體上和心靈上的重大改變,為了加強性別平等和月經教育,從今年九月開始,台北市將在信義、士林、重慶、木柵和古亭五所國中,試辦校園免費提供生理用品。

根據統計,台灣女性一生中平均花費9萬多元在生理用品上,一年大約是1860元。從今年9月1日開始到明年1月,這五所國中的女廁裡都會有個桃紅色的月經盒,裡面放置衛生棉,免費提供,讓女性在生理期時不受經濟影響,消弭月經貧窮和歧視。

全球小紅帽協會創辦人林薇表示,「我們希望以後衛生棉拿出來,掉在地上不再是一件會讓人嘲笑的事情,月經來了想要請生理假,不再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。」

台北市率先試辦,而南半球的紐西蘭,每12名年輕人就有1位因為買不起生理用品而失學,為了終結月經貧窮,避免學生受教權受損,今年6月開始就已經免費提供生理用品。

紐西蘭商工辦事處代理代表李思怡表示,「紐西蘭政府相信免費提供生理用品的計畫,在未來十年可以達到降低一半兒童貧窮的目標。」

9月新學期開始,台北市免費提供生理用品,明年度預算更編列6千萬,計畫在北市所有的國中全面免費提供,希望讓加速台北成為性別平等、平權的城市。
 

專題|土耳其百年震殤 「鬆餅式坍塌」為何釀禍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