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府擬發五倍券振興經濟 學者認為效果不大

郭采彥 林志堅 / 台北新北報導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台灣今年本土疫情爆發,為了振興經濟,行政院打算再發放振興五倍券刺激消費,但去年三倍券的效益,不但遭到審計部質疑評估欠缺嚴謹,也有學者不認同,批評是在玩數字遊戲,行政院長蘇貞昌上午表示,去年三倍券發放成功,創下一千多億經濟效益,今年將精進加碼,最後定案的時候,會向社會大眾報告,同時也會先跟黨團溝通。

去年7月,三倍券發放,各個郵局門口排起長長人龍等著要領取,類似這樣的景象,今年可能會再度上演,因為行政院打算再發放振興五倍券,刺激消費,卻被前立委郭正亮質疑是行政院長蘇貞昌為了救民調,蘇貞昌7日出席汐止交流道工程活動,避談民調,但強調去年三倍券發放成功,有2333萬人領取,創下一千多億經濟效益,今年將比照去年成功的例子,精進加碼。

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,今年的疫情再爆發,最受衝擊就是內需,餐飲、零售、百貨等,所以政府有心再照去年三倍券成功的例子,精進再加碼,最後定案的時候,會跟社會大眾報告,同時也會先跟黨團溝通。

蘇貞昌強調,去年推行三倍券後,各行業還有地方政府加碼,今年也表態再跟進,希望大家一起對受衝擊產業多給予幫助,不過,去年三倍券的經濟效益,經濟部擴大推估效益1353億,但不只審計部質疑評估欠缺嚴謹,難以反映事實;也有學者批評是在玩數字遊戲。

國立台北商業大學財政稅務系教授黃耀輝說:「4千比2千只多了2千元,就一個民眾的消費行為來看,我一整年只多了4千塊的所得,這4千塊分攤到12個月來講,1個月只多300塊,不可能把這4千塊全部用在,平時不會用的消費行為上,效果不會很大。」

從去年消費者行為來看,三倍券多半用在生活日常用品支出,學者認為,對於振興效益的幫助不大,對於五倍券的效益不容樂觀,建議政府普發現金,最為直接而且節省成本,如果能再提高金額,才能讓人民真正有感。
 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