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到強烈南極冷氣團的影響,南半球國家紛紛出現異常低溫。咖啡豆生產大國的巴西,7月底在聖保羅附近地區,甚至出現攝氏3到13度的低溫。寒冷帶來的霜害,導致當地盛產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嚴重歉收,紐約交易所的咖啡豆期貨漲到每磅2美元以上,是2014年以來的最高紀錄。
遍佈世界各地的星巴克連鎖咖啡,是許多上班族早上進辦公室前,或是午休時間少不了的飲料。但一年多來除了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衝擊,生意一落千丈,現在還要面臨咖啡豆原料成本大漲的危機。
遠在南半球的巴西,阿拉比卡咖啡豆產量占全球約四成,但從農場主人到採收的工人全都愁眉苦臉。受到氣候異常帶來的低溫影響,咖啡豆產地集中的米納斯吉拉斯,業者估計產量減少了百分之20到30。
咖啡豆農場業者荷西奧古斯都說:「糟透了,不只是這一年白忙一場,可以說畢生心血都泡了湯。經過長時間努力才走到這一步,包括在機器上的投資,還有苦心栽培的農作物,然後這些就在一夜之間都沒了。」
包括星巴克與雀巢等咖啡豆消費大戶,阿拉比卡咖啡豆是主要原料之一,在異常寒冷導致霜害打擊之下,農場業者收入大減,預估從損失金額將減少270多億到320多億新台幣,咖啡成品業者也面臨原料價格大漲。至於整體效應如何,業者表示還需要再觀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