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下大章魚難賣掉 台東漁民利用曬乾技術保存期可達兩年

章明哲 / 台東報導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疫情三級警戒期間,大型餐廳無法營業,導致漁民的漁獲銷售欠佳。除了價格滑落,還有部分不是家常菜的魚種也很難賣掉,像是大章魚一般家庭不常食用,但現在東部卻盛產。成功鎮的漁民就引用綠島曬章魚的傳統保存技術,利用家中庭院用竹竿綁章魚曬成章魚乾,可以保存一到兩年,等疫情過後再拿出來賣。


東部持續高溫,成功鎮漁民趕緊在家裡把捕到的八爪大章魚撐開綁在竹竿上,高掛在家門口。最近這樣的景象在成功鎮隨處可見,市區的民眾卻以為是罕見的旗子。

漁民說,這不是旗子,由於大章魚是餐廳用的菜色,但受疫情影響,大餐廳都關門,沒人要買,於是引進綠島漁民保存漁獲曬魚乾的技術,把大章魚高掛曬成乾,曬一個星期,可以保存一到兩年,等疫情過後再拿來賣。

漁民許文德說明,「我們在綠島小時候,我爸爸就會捉章魚,這樣曬乾的話,可以放個一年兩年。」

漁民說曬好的章魚乾,完全沒有水份,風味跟新鮮的章魚不一樣,適合包肉粽或是魯肉,疫情過後再拿出來賣,多少補貼疫情期間的損失。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