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H直播

合法化兩年餘 街頭表演不增反減
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台中的街頭藝人、有證照、沒地方表演,比較起來、台北市的街頭藝人、有不少的表演空間,但是最近、街頭表演也有冷卻的現象,這又是為什麼?讓記者蘇玲瑤來告訴您。 不管是倫敦地鐵、還是巴黎的街頭,像這樣充滿街頭藝人的熱鬧場景,常去歐洲的人一定不陌生。不過把場景拉回到國內,台灣的街頭藝人合法化也已經兩多了,目前台北市一共有272組街頭藝人領有證照,有這麼多人領有證照,但除了在幾個固定的場地、週末假日會看到較多的街頭藝人外,平常日公共場所上的街頭表演,卻是屈指可數。 限制藝人用擴音器…3740這一兩個禮拜原本都在這附近表演的視障藝人,來的機率就更少了3750]] 諾大的捷運地下街廣場,就這麼一攤街頭彩繪、顯得形單影隻,也點出了街頭表演的問題。雖然目前市政府名義上規定,只要是八米平方以上的空間,都可以使用,但實際上不少空間卻規定不開放給使用擴音器的表演,再加上空間雖然開放,但每次演出前卻還得再跟管理單位申請,繁瑣的手續,也是令街頭藝人活動頻率減少中的原因。 街頭藝人認為台灣民眾已經越來越可以接受他們的表演,也願意掏錢出來,但空間管理過於繁瑣卻造成藝人逐漸流失,不過,主管單位文化局卻認為這是管理上的必須。 研究國內外街頭表演十多年的張忘認為,空間多寡或規定都不是重點,而是應該像歐洲不少國家一樣,集中在一條街、或是一個廣場來聚集人氣,才有辦法帶動街頭表演的風氣。 除了建議集中在一個場地聚集人氣,張忘還認為要提升街頭藝人素質,必須從增進本身的才藝做起,他因此成立了一個街藝連線,號召國內的劇團和學生,以相互切磋技藝的方式,培養從事街頭表演的勇氣和經驗,每週五起一連三天在華納威秀廣場做街頭表演,希望讓台北的街頭藝術,能夠活絡起來。 公視新聞綜合報導
您的參與,
讓公共服務更完整!
閱讀、按讚,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
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,詳見服務條款。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