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權團體:韓戰被俘南韓軍人與後代 在北韓當奴工

距離韓戰結束將屆滿68年,根據聯合國在2014年的報告指出,當時有大約5萬名韓國軍人被俘虜,目前只剩5百多人存活。有人權團體指出,這些人和他們的後代,因為被標示為最下等階級,除了在指定的礦場做工之外,沒有其他選擇,因此痛批政府和社會,一面強烈指控日本二戰時期強徵慰安婦,卻又對北韓凌虐戰俘的事情不聞不問。

根據聯合國2014年的調查,韓戰期間遭北韓生擒的韓國軍人大約5萬人,但超過半個世紀過去只剩下500人活著。除了因為年老而死去,更多人是死於營養不良。

這些戰俘的糧食有多糟?逃離北韓勞改營的囚犯,也就是所謂的脫北者有相當具體的描述。

脫北者女性崔沃仁透露,戰俘每天的糧食配給只有450公克,食物還是泡在水裡才有這重量,用米煮的粥都是爛掉的。

韓國「北韓人權市民聯合會」發言人霍桑妮雅克表示,,這些戰俘被列為成分最低的等級,因為北韓認為他們在韓國有家人,他們隨時都遭到監控。

法新社報導指出,不只是囚犯本人,他們的親人或後代,只要被北韓逮到一樣會被送到各個教化所強制勞動,同時基於最低等的身分,這些人世世代代無法搬家、換工作,等於是當奴工當到死為止。

霍桑妮雅克批評:「誰都看得出韓國這國家的雙重標準,政府一方面對日本鬥得你死我活,聲援二戰被強徵為慰安婦的韓國女性。但對於現在仍存在的北韓奴隸制度,仍在礦場做苦工的韓國被俘軍人,韓國人完全當作沒看到一樣。」

儘管首爾地方法院日前作出一項判決,要求北韓政府對曾經做奴工、後來逃回韓國的戰俘,每人賠償相當於新台幣49萬元的金額。但在平壤當局勢必置之不理,文在寅政府也極力討好北韓的狀況下,他們除了少許的心理安慰,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具體作為,心中都有一個大問號。

專題|土耳其百年震殤 「鬆餅式坍塌」為何釀禍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