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法院日前經朝野協商,同意成立修憲委員會。據了解,目前已送交立院的修憲草案,議題包括18歲公民權、考監兩院改制、政府體制改革、基本國策修改與納入人權清單,共計16案。
民進黨正國會系統立委30日則再提出憲法增修條文修正草案,議題鎖定邁向「正常化國家」,因此提案修正憲法前言中的「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」改為「為因應國家發展之需要」,以及第四條「中華民國領土,依其固有疆域」改為「中華民國領土範圍為憲法效力所及地區」。
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表示,「過去的統一就只有在國統綱領裡面才會出現,國統綱領已經是一個歷史了。」
對於外界質疑此草案要「變更領土」,陳亭妃強調,草案內容符合現狀。其他修正內容包括實質廢省、以台灣名義進行涉外事務、在數位領域防範境外敵對勢力等。
陳亭妃表示:「(增訂)第十三條國旗、國歌、國徽,應以法律明定之,不受憲法第六條規定之限制。」
修憲委員會的39人名單,依政黨比例推派。30號也正式出爐。民進黨團22人,其中兩席禮讓基進黨、無黨籍立委。時代力量1人、民眾黨2人。國民黨團14人名單最後才送出,黨主席江啟臣不參加,將席次禮讓給國民黨原住民立委鄭天財。
立法院國民黨團書記長林奕華表示,「比較站在原民的角度來檢視,所有的這個(憲法)法條修正,都不會影響到原民的權益。所以我們覺得有一位原民的代表在裡面是很重要的。」
所有修憲提案,經修憲委員會審查通過後,必須有全體立委四分之三出席、出席者四分之三同意才能成案,進行公民複決。若修憲複決要搭配2022年九合一大選舉行,立院院會最晚須在2022年3月29日決議通過修憲案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