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衝擊 景氣燈號連3個月「趨弱」黃藍燈
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國發會公布了5月景氣信號,呈現景氣趨弱的黃藍燈。而中央大學的台經中心,公布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,總數是68.77點,比上個月上升3.9點,但有學者提醒,歐美疫情延燒可能會影響台灣出口,未來台灣要依靠內需來救經濟。

國發會發布5月景氣燈號,連續3個月亮出代表趨弱的黃藍燈,綜合判斷分數18分,比4月減少1分,國發會分析,儘管疫情的負面衝擊逐漸縮小,但景氣還是呈現疲弱下跌的狀態。

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指出:「我覺得領先指標有一點收斂,雖然它還是在下滑,可是它下滑的幅度我覺得這個月看起來,有比上個月稍微緩一點,也有兩項表現轉好,我是覺得要繼續觀察,至少我們看到領先指標它跌幅沒有擴大。」

國發會表示,政府加速推動公共建設,還有振興3倍券、安心旅遊國旅補助方案等刺激消費措施,但國際機構對於全球經濟、貿易展望還是比較悲觀,台灣面對的外在挑戰仍不容小覷。另外,中央大學台經中心也公布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,總數為68.77點,比上個月上升3.9點,學者認為,歐美的確診人數仍不斷創新高,恐影響台灣的出口,未來要靠內需救經濟。

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:「我們今年基本上主要是看內需,政府現在在做的就是三倍券,這個對我們的消費會有點刺激,先把國內服務業先拉上來,這波的疫情它也讓很多台商回流的速度有在增加,我們今年的國內投資可能還比較好。」

而民眾對於政府補助國旅的看法,則表示:「有一些景點它會設計得很像VILLA這樣子,可能會去體驗一兩次,但是可能就不會第三次,因為還是會膩。」、「政府就是要跟產業界好好來思考,只靠國旅有限啦,你看這次端午節最多也是到墾丁去而已。」

學者認為,若歐美疫情持續惡化下去,下半年出口跟製造業就會衝擊比較大,尤其國內的製造業占出口70%,未來若出現嚴重衰退,今年經濟成長率保1就有難度。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