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上已有許多大學把大學社會責任列為校務發展的重要項目,台大身為台灣高教的龍頭大學,也在今天發表台大第一本「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」。 三月疫情嚴峻時,隨時都得量體溫。當時台大將「防疫一號」的改良設計圖公布在網路上,台北市立圖書館依樣打造,花費不到3500,也節省人力。大學主動把知識傳遞給大眾,推動社會向前,正是大學的社會責任。台大校務研究暨社會責任辦公室副主任童慶斌表示,「台大社會責任其實很重要是,不是社區責任,其實現在很多台灣各大學在推社會責任,都推學校周邊的社會責任。我想台大很重要是我們要從台大社會(責任)是把整個台大的在地每一個角落,都是我們台大的社會責任。」 身為台灣高教的龍頭大學,台大首度發布第一本社會責任報告書,除了盤點做了哪些事,未來再進步的檢測標準,也以永續發展為藍圖。朝2028建校百年時,達成碳中和50%,2048年達成碳中和100%為永續目標。台大校長管中閔表示,「過去十年中間我們在節電上面大概就(省了)9%,我們也希望未來在校內的這些車輛上面,我們都希望逐步汰換,把它變成全部是電動車。」 追求碳中和,善盡社會責任,是世界一流大學近年來的重要目標。兩年前,泰晤士報高教專刊評比世界一流大學,也列入聯合國公布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。管中閔說,台大不是為了排名才去做這些事;但不可諱言,若能努力去做,對排名一定有正面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