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振經濟 澳研擬重啟生產活動步驟

仰賴外貿和觀光的紐西蘭及澳洲,都在疫情期間損失慘重。澳洲宣布研擬重開生產活動,而紐西蘭則推出了高達5百億紐幣、大約新台幣8千9百多億的振興預算案。但因為這項預算案會大幅提高政府的負債比例,因此在野黨抨擊,是執政黨為了9月大選造勢,結果將會債留子孫。

紐西蘭政府解除大部分管制的政令生效後,從餐廳到理髮店,出現很久不見的人潮,還有顧客臉上的笑容。同一時間,總理阿爾登的內閣,正式向國會提出為期4年、總額達500億紐幣的經濟振興預算案,來重整因為武漢肺炎疫情而盪到谷底的民生經濟。

紐西蘭財政部長羅伯特森表示,「這基金是1月提出的121億紐幣預算案,以及120億的紐西蘭升級計畫之外,我們所提出最重要的財經計畫,創下近代史上紐西蘭政府的紀錄。」

儘管紐西蘭相對於其他國家,疫情不算嚴重,政府的防疫措施也頗受好評,但仰賴觀光與對外貿易的紐西蘭,在國際旅遊禁令下,經濟受到相當大的衝擊。預估2020全年的成長率將是負的百分之4.6,失業率上看兩位數。

紐西蘭總理阿爾登表示,「我們不會掩飾未來(經濟)的慘況,但我們也不會假裝無能為力,政府是必須做出選擇的。」

儘管這500億的預算是分4年執行,但也占了政府經常預算很大的部份。因此政府債務相對於GDP的比例,預估將從目前略高於百分之20、還在目標區內的水準,在2023到2024年大增為百分之53.6。由於紐西蘭將在9月份舉行3年一度的全國大選,目前執政的工黨民調小幅落後給中間偏右、在野的國家黨。在野陣營就批評說,這是執政黨為了拉抬選情,以債留子孫為代價。

1589457864p.jpg
(圖/美聯社)
 

專題|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