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95口罩之父蔡秉燚 為抗疫重返研究室
徐婉寧 / 編譯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N95口罩之父,出生台灣的美國工程師蔡秉燚,最近放棄退休,希望找到口罩安全消毒的方法,讓醫護人員能重複使用N95口罩。
桌上的是台灣民眾很熟悉的N95口罩,也是防疫最重要的醫療物資之一。因新冠病毒大流行,各國口罩供應吃緊,也讓發明N95口罩的台裔美國工程師蔡秉燚放棄退休計畫。N95口罩之父蔡秉燚說:「我沒想到會發生這種情況,但就發生了。」
今年68歲的蔡秉燚,笑著說延後退休,完全是意外。他原本是美國田納西大學的研究學者,1992年研發出N95口罩中,能過濾大部分病毒的靜電熔噴布,造福超過10億人。他去年已退休,沒想到全球爆發疫情,美國也陷入口罩短缺困境,讓他決定重回研究崗位。蔡秉燚表示,「我只覺得有義務幫助工業並提供資訊,來找到一種消毒口罩的方法。」
蔡秉燚正在努力的,就是找出讓N95口罩安全消毒的方法。蔡秉燚解釋,「(N95口罩)在攝氏70度下處理24小時後,效能應該只減低0.5%,所以仍有98.5%的功效。」
他提到,如果透過高溫處理,能讓病毒無法存活,也許就能讓口罩重複使用,舒緩醫療人員N95口罩不足的問題。對蔡秉燚延後退休,曾與他共事的教授,一點也不意外。美國田納西大學珍妮絲說:「他渴望助人,想有所作為、想解決問題。我們非常,非常以他和他的工作為榮。」
68歲老將,面對疫情沒有置之不理,反而挺身而出;並希望以他30多年的研究經驗,協助第一線奮戰的醫護人員,打贏這場抗疫大戰。
桌上的是台灣民眾很熟悉的N95口罩,也是防疫最重要的醫療物資之一。因新冠病毒大流行,各國口罩供應吃緊,也讓發明N95口罩的台裔美國工程師蔡秉燚放棄退休計畫。N95口罩之父蔡秉燚說:「我沒想到會發生這種情況,但就發生了。」
今年68歲的蔡秉燚,笑著說延後退休,完全是意外。他原本是美國田納西大學的研究學者,1992年研發出N95口罩中,能過濾大部分病毒的靜電熔噴布,造福超過10億人。他去年已退休,沒想到全球爆發疫情,美國也陷入口罩短缺困境,讓他決定重回研究崗位。蔡秉燚表示,「我只覺得有義務幫助工業並提供資訊,來找到一種消毒口罩的方法。」
蔡秉燚正在努力的,就是找出讓N95口罩安全消毒的方法。蔡秉燚解釋,「(N95口罩)在攝氏70度下處理24小時後,效能應該只減低0.5%,所以仍有98.5%的功效。」
他提到,如果透過高溫處理,能讓病毒無法存活,也許就能讓口罩重複使用,舒緩醫療人員N95口罩不足的問題。對蔡秉燚延後退休,曾與他共事的教授,一點也不意外。美國田納西大學珍妮絲說:「他渴望助人,想有所作為、想解決問題。我們非常,非常以他和他的工作為榮。」
68歲老將,面對疫情沒有置之不理,反而挺身而出;並希望以他30多年的研究經驗,協助第一線奮戰的醫護人員,打贏這場抗疫大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