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帶魚搬運船可直航中國 環團籲管制捕撈
呂培苓 顏子惟 / 綜合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農委會漁業署十月公告開放白帶魚搬運船直航中國,雖然有強制落實卸魚申報,以及增加漁民的收益的好處,但是生態團體連署呼籲,要制定白帶魚捕撈的總量管制、以及內外銷比例的制定。以免落得白帶魚消失不見的下場。
中國白帶魚歷經濫捕之後重新管控,市場轉而向台灣購買,刺激了台灣對白帶魚的捕撈量。所以在開放搬運船直航以後,台灣必須落實卸魚申報,以及對白帶魚洄游路徑、生長變化的追蹤,來規範合理的捕撈量以及適當的捕撈大小。
台灣東北海域,是釣白帶魚的大漁場。無限號船長郭金富表示,「這就現釣的所以每一條魚都亮晶晶的,這就是現釣的,完全不一樣。」宜蘭、基隆、台北釣白帶魚的船數,近年急速成長,超過了250艘。因為中國市場對白帶魚的需求很大,大小通吃。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教授李國添說:「我們一上岸,他鹽巴放進去很刺激食慾。所以你那個內陸銷,他價格不錯。」蘇澳區漁會總幹事陳春生也表示,「像印尼的白帶魚就不好吃,印尼的肉很厚,不好吃。為什麼大陸要跟我們買,因為我們這裡的魚比較甜。」
2015年到2018年,台灣白帶魚輸出中國的比重不斷的攀升。2018年台灣白帶魚捕撈量的86%,都賣到中國去了。2019年10月開放搬運船直航中國,三天的航程變成一天,可望提升白帶魚的新鮮度與價格。但這樣會不會讓白帶魚越抓越多呢?責任漁業指標創辦人徐承堉說:「中國一年捕撈的白帶魚超過一百萬噸,他們過去主要是用拖網抓了很多。1980年代開始,夏天的時候,禁止拖網去捕撈,主要是保護白帶魚。所以那個時候一年抓三十幾萬噸,經過這個每年兩到三個月的禁漁期之後,他現在每年可以生產一百萬噸。」
2015年到2018年,台灣白帶魚輸出中國的比重不斷的攀升。2018年台灣白帶魚捕撈量的86%,都賣到中國去了。2019年10月開放搬運船直航中國,三天的航程變成一天,可望提升白帶魚的新鮮度與價格。但這樣會不會讓白帶魚越抓越多呢?責任漁業指標創辦人徐承堉說:「中國一年捕撈的白帶魚超過一百萬噸,他們過去主要是用拖網抓了很多。1980年代開始,夏天的時候,禁止拖網去捕撈,主要是保護白帶魚。所以那個時候一年抓三十幾萬噸,經過這個每年兩到三個月的禁漁期之後,他現在每年可以生產一百萬噸。」
中國白帶魚歷經濫捕之後重新管控,市場轉而向台灣購買,刺激了台灣對白帶魚的捕撈量。所以在開放搬運船直航以後,台灣必須落實卸魚申報,以及對白帶魚洄游路徑、生長變化的追蹤,來規範合理的捕撈量以及適當的捕撈大小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