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女權鬥士分享新書 助性侵受害者療癒傷痛


根據統計,台灣每年都有上萬件的性侵害通報案件,但社會仍對性侵受害者充滿迷思與偏見,迫使受害者困於自責與羞愧感。勵馨基金會特別邀請國際女權鬥士伊芙恩斯勒來台分享新書,希望借鏡伊芙的經驗,由行為者真誠的道歉,來幫助受害者釐清責任歸屬,進而得到修復與療癒的能量。

透過舞台劇演出,將國際女權鬥士伊芙恩斯勒的最新力作「道歉」新書內容,以肢體語言呈現出來。因為伊芙從小被父親性侵與施暴,她始終都在等待父親真誠的道歉,但遺憾的是,直到父親過世都未能如願,因此她在書中模擬父親的口吻,替他寫出欠自己的一個道歉。他說:「那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,我覺得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我不知道父親本身的痛,我不知道父親為什麼變成這樣的人,會這麼壞的對待我,但是我發現書寫完父親的故事後,我的痛苦已經被治癒了。」伊芙認為,唯有透過理解與釋放,才能讓自己重獲自由。
 
而勵馨基金會也指出,台灣充滿性侵害的迷思與偏見,迫使受害者困於自責與羞愧感,包括失去貞操的羞恥感,令家人失去面子的罪惡感等,希望能借鏡伊芙的經驗,透過行為者真誠的道歉,幫助受害者釐清責任歸屬,進而得到療癒的能量。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說:「真正的錯是在相對人嘛,行為人,可是我們看不到他們的道歉,所以他們(受害者)會把這個責任扛下來,那這個就是社會的迷思。」

婦女團體強調,終止性別暴力是整個社會的事,身為受害者,需要力量復原;身為加害者,則需要勇於面對自己犯下的過錯;身為重要的他人,可以翻轉偏見,以同理心取代批判,希望更多人看見性受害者的脆弱處境,營造更友善的社會環境。

 

專題|土耳其百年震殤 「鬆餅式坍塌」為何釀禍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