製作建築模型 成大以瓦楞紙取代保麗龍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建築系學生在求學階段,常會製作模型,並使用保麗龍,雖然說這種材質價格便宜、好切割,但卻是環境負擔。而成大建築系首創從108學年開始,全面禁止學生使用保麗龍,並改用瓦楞紙等替代材料。對此,有學生認為,雖然這會增加經費還有模型的製作難度,但為了環保,還是樂於配合。
拿著尺,成功大學建築系學生仔細測量長寬高再裁切,過去這些製作模型過程中,會大量使用保麗龍,不過這學期開始,保麗龍不再使用,改成瓦楞紙等替代材料取代。
成大規劃與設計學院院長鄭泰昇表示,「我們的學生為什麼在外面是談綠建築,可是在裡面做模型的時候,居然用對地球非常有損耗的保麗龍材質做(模型),是不合理的,所以在教育的立場,我們也試著去說服學生跟老師。」
本身也是建築系教授的規劃與設計學院院長鄭泰昇說,建築系共5年級,以每班70人來說,每個同學除了每學期交一個小模型外,還有三個大型模型要交,以每個模型都使用保麗龍,累積下來數量驚人,除了不環保,處理費用每年也得支出15萬以上,才有了禁用保麗龍的想法。
成大建築系三年級學生李傳承說,「(有的作業)要疊很多層的地形,保麗龍的話就是它有1公分厚度,我可能可以疊個10層就好,但是如果換成紙板的話,我可能要疊個20層才可以把它疊完,相對之下就會浪費了比較多的材料錢,跟浪費比較多的時間去割模型。」
成大建築系四年級學生吳家萱表示,「(材料交易所)目前可能還會有剩一點點保麗龍,但是再可能過一陣子,當這些保麗龍消耗完之後,就不會再有保麗龍這個材料出現。」
不只學生製作模型禁用保麗龍,系內學生自主成立的回收材料交易所也幾乎看不到保麗龍,學生說目前可能還有少數保麗龍或是珍珠板,但只要銷售完也不再上架販售,希望為環境盡一分心力,而這樣的創舉也在其他學校發酵,國內其他大學建築系也不排除跟進。
拿著尺,成功大學建築系學生仔細測量長寬高再裁切,過去這些製作模型過程中,會大量使用保麗龍,不過這學期開始,保麗龍不再使用,改成瓦楞紙等替代材料取代。
成大規劃與設計學院院長鄭泰昇表示,「我們的學生為什麼在外面是談綠建築,可是在裡面做模型的時候,居然用對地球非常有損耗的保麗龍材質做(模型),是不合理的,所以在教育的立場,我們也試著去說服學生跟老師。」
本身也是建築系教授的規劃與設計學院院長鄭泰昇說,建築系共5年級,以每班70人來說,每個同學除了每學期交一個小模型外,還有三個大型模型要交,以每個模型都使用保麗龍,累積下來數量驚人,除了不環保,處理費用每年也得支出15萬以上,才有了禁用保麗龍的想法。
成大建築系三年級學生李傳承說,「(有的作業)要疊很多層的地形,保麗龍的話就是它有1公分厚度,我可能可以疊個10層就好,但是如果換成紙板的話,我可能要疊個20層才可以把它疊完,相對之下就會浪費了比較多的材料錢,跟浪費比較多的時間去割模型。」
成大建築系四年級學生吳家萱表示,「(材料交易所)目前可能還會有剩一點點保麗龍,但是再可能過一陣子,當這些保麗龍消耗完之後,就不會再有保麗龍這個材料出現。」
不只學生製作模型禁用保麗龍,系內學生自主成立的回收材料交易所也幾乎看不到保麗龍,學生說目前可能還有少數保麗龍或是珍珠板,但只要銷售完也不再上架販售,希望為環境盡一分心力,而這樣的創舉也在其他學校發酵,國內其他大學建築系也不排除跟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