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軍戰機頻於中線南北端穿梭 情況特殊


海峽兩岸雖然仍處於軍事對峙,過去卻有雙方機艦互不跨越海峽中線的默契,可是隨著兩岸關係急凍,近期出現共軍不只在海峽中線「越線」。專家認為,中國十一國慶將至,中國透過擴張軍事的動作,除了恫嚇台灣,也有轉移國內不滿中美貿易戰壓力、轉移人民注意力的味道。

一聲令下,飛彈齊發,中國解放軍日前才結束東山島奪島聯合作戰,演練以紅藍對抗的方式,展現共軍多軍種聯合作戰的能力,達到快打快撤的要求。中國解放軍第74集貫軍參謀劉書逸表示,「而這次我們升級了系統,打通了數據鏈,讓數據能夠時時共享,上級、海軍、空軍,我們自己偵查到的訊息能夠通報指揮所,也能夠共享至基層作戰單元,這樣效率更高了。」

事實上,中國十一國慶將至,今年除了擴大閱兵規模外,東山島軍演更是大秀軍事肌肉,今年以來,更是在海峽中線大作文章。根據國防部的說法,海峽中線是由北緯27度、東經122度,到北緯23度、東經118度的一條無形直線;1950年代,駐台美軍劃出台海中線「戴維斯線」,規範美國軍機不得飛至海峽西半部,兩岸也緊守不越線的默契;可是到90年代,因為台海危機、兩國論事件,共機頻頻挑戰中線;今年3月,共軍機艦更在海峽南北兩端,穿梭「越界」。

亞太防衛雜誌總編輯鄭繼文認為,「隨著他大陸實力的強化,他對我們形成一個不只海峽中線的壓力,事實上整個台灣島周邊,他的壓力會與日俱增,也因此要不要進行一個蠶食,我認為軍事的意義遠遠小於政治的意義,因為他軍事的能力其實已經快速具備這樣的實力。」

國防部發言人史順文強調,「國防部對於台海周邊的海空域軍事動態,都能夠充分的掌握,並且依照相關的戰備規定即時應處,絕對有能力、也有信心維護國家的安全。」

軍事專家認為,每年中國十一國慶前,共軍向來都有軍事動作為國慶暖身,尤其共軍剛完成東山島軍演,中國還頻頻穿梭海峽中線南北端、擴張軍事,除了恫嚇台灣,也有轉移國內不滿中美貿易戰的壓力,轉移國內焦點的意味。

 

專題|土耳其百年震殤 「鬆餅式坍塌」為何釀禍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