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鄭錄音稱想辭職 民間:林鄭已錯失解決機會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香港反送中抗爭,延燒三個月,特首林鄭月娥在一段錄音裡面說,若有選擇,她第一件事就是辭職,民間團體認為,事件延燒至此,林鄭月娥確實錯失所有解決機會。
反送中行動持續將近三個月,香港市民有的以「和理非」的態度上街表達訴求,有的蒙面全副武裝衝到第一線,直接挑戰警察執法,但特區政府始終不正面回應民間的五大訴求,特首林鄭月娥在一段與商界會面的錄音內容中坦言,若有選擇,她第一件事就是辭職,並深表歉意。民間團體觀察,在北京的壓力之下,林鄭確實沒有太多處理空間,但她也錯失了所有可以解決的機會。
香港職工盟主席吳敏兒認為,「林鄭月娥她本身,我看不見她自己可以做多大的決定,她儘管在事件開始的時候可能想做一些決定,曾經有一點點的決心,可是她錯過了所有的機會。」
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陳敬慈也認為,若港府一開始正面回應市民訴求,也不至於延燒至此。她也指出,特首有如此態度,也根源於她並非對一般民眾負責,而是只向中國政府,以及選出她的功能界別、通常是工商界為主的代表負責,學者認為,無法落實普選,也讓特區政府與人民的對立,恐怕會更加深。
陳敬慈說,「這個是目前香港的很大的一個困境,像市民的政治覺悟越來越提高,一方面他的訴求也越來越提升,另一方面來講,民主是完全、將來沒有出路,這種情況底下,我想兩邊的衝突都會越來越升級。」
反送中抗議沒有組織、無大台,學者認為這也意味著,沒有人可以代表群眾與特區政府談判、溝通,再加上看不到港府拿出誠意與人民對話,也拒絕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,釐清警方過度執法的爭議,所以仍看不到抗爭行動和平落幕的契機。

(圖/美聯社)
反送中抗議沒有組織、無大台,學者認為這也意味著,沒有人可以代表群眾與特區政府談判、溝通,再加上看不到港府拿出誠意與人民對話,也拒絕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,釐清警方過度執法的爭議,所以仍看不到抗爭行動和平落幕的契機。

(圖/美聯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