爭奪誘人獎金 電競選手付出健康代價

創下紀錄、總獎金10億台幣的電競賽事「Dota2」,20號在上海展開,獲勝選手能夠在一夕之間成為億萬富翁,但背後付出的代價也極高。有選手才二十出頭,就出現視力惡化、消化不良,以及罹患腕隧道症候群等症狀,儘管近年來許多贊助公司跟團隊,意識到物理治療及照顧選手健康的重要性,不過大多因為成本考量,始終沒有貫徹執行。

經歷多關考驗脫穎而出,來自全球18支電競隊伍,聚集在上海。這場「Dota2」國際邀請賽,總獎金額3350萬美元,相當於台幣10億5千萬。一旦獲勝,分得的獎金,將讓他們在一夜之間,就可成為千萬富翁,各隊選手也因此進入高度備戰狀態,但有些人其實帶著大小不等的健康隱憂出賽。

NAVI電競選手貝里黎說:「事實上我的醫生跟我說,如果我想恢復視力的話,不要碰電腦半年,但我不聽,我得玩下去。」今年24歲的貝里黎,雖有醫生告誡必須戴眼鏡,但他覺得戴起來不舒服,況且螢幕很近,即使視力惡化也沒有影響到他的成績表現。貝里黎表示:「我每次都必須做這種眼部運動,但我都沒做。」

這次在上海參加比賽的選手,有好幾位承認,自己全身肌肉痠痛、消化不良,還有腕隧道症候群。事實上,從事職業電競的人都會有類似的健康問題,重複的手臂、手腕動作,會讓拇指、食指、中指跟無名指,常常處於灼熱刺痛及麻木的感覺中。

RNG電競選手Setsu表示:「有的人會選擇健身,有的人會選擇吃維他命,或者這種營養品之類的,就看自己的選擇吧,有的人會選擇這樣,有的人不會。」

這些選手幾乎每天花將近12小時投入練習,為了能快速獲得改變一生的巨額獎金,但換來的卻是精神耗損。

Mineski電競選手捷奎說:「我是擔心,但顯然我也很幸運,因為我的視力是1.0。」比起其他隊伍,捷奎的團隊至少聘了心理顧問,幫助隊友;儘管電競的獎金近年來不斷飆高,但對選手各方面的照顧卻遙遙落後。

8"Infamous電競選手多伯斯說:「我認為在未來,電競業也成立組織,而電競選手應該更為自己的健康著想,這終將會發生。」

電競業最近才開始注意到選手也需要物理治療師跟健康需求,但基於成本考量,絕大多數的團隊根本做不到。此外,選手自我要求與改變也很重要,許多人根本不知道該休息的時候就要休息,還有人坐姿不良、吃喝不正常,也很少運動。


 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