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者:政府部門、國營事業不應用公帑採購紅媒

曹晏郡 彭耀祖 / 台北報導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為了維護國家資安,行政院已經正在注意相關防範措施。不過,台灣教授協會指出,政府沒注意到有很多公家單位,還是會購買宣揚中國政權的「紅色媒體」,呼籲要重視紅色滲透的問題。
 
台灣教授協會指出,近年來,中國利用大量資金購買台灣媒體、宣揚中共政權的事件屢見不鮮,但政府各部門和國營事業,卻還是會以公帑來採購相關書報。台灣教授協會會長賴振昌說:「(舉例)中國時報來講,中資跟中國的關係是扯不清楚,部分的單位用公帑購買紅媒,這個的氾濫的情形非常嚴重,我們政府應該要正視。」

新台灣國策智庫研究小組總召集人張人傑則提到:「平面媒體這個化外之地,除了民間的監督之外,也許政府應該要有個內部的規範,也許要建立一個平面媒體的採購的清單或採購的報告。」
有學者表示,中國在國際間時常利用高額經費補助,來拉攏政治人物和學術圈,這對許多國家的民主體制運作造成威脅,因此美國、歐盟等地都開始制定相關法律防範。
 
師大華語文教學系副教授楊聰榮說:「這個紅色媒體的意思是說,它利用民主制度要破壞民主。外國人代理法還有外國人影響力透明法,都是在澳洲去年的時間所進行的。非常卑微的舉動(不訂閱紅媒),但是能表現政府跟民眾站在一起的決心。」

教授協會呼籲,政府相關單位要儘快修訂「境外代理人」的相關法案,才能了解中資影響力、強化國安。至於被點名的國營事業單位,大多不做回應。只低調表示,不會只訂閱單一報紙,而是各大平面媒體都會提供、沒有偏袒。


 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