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團觀察 9成同志家暴當事人選擇隱忍
黃怡菁 郭俊麟 / 台北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同志伴侶可以登記結婚了,但民間團體觀察,同志如果遭遇親密暴力,達九成的受暴當事人不會申請正式救助,而且求助管道相較缺乏,導致當事人選擇隱忍。
同志婚姻合法化,不少伴侶選擇走上紅毯、與親友分享結婚的喜悅。不過同志間也會發生親密暴力的狀況,像是2017年台大就發生過同志潑酸事件,發生情殺憾事。而民間團體處理過的案件,也有威脅出櫃、自殘自殺的情緒勒索、跟蹤騷擾等等,而且不少當事人都是選擇隱忍,非不得已,不會提出求救。
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副秘書長彭治鏐表示,「很常遇到的都是,因為想要挽回這段感情,我覺得這個還是在說,這個社會同志朋友還是比較難尋覓到另一半,所以在社會壓力跟好不容易找到另一半的狀況下,當面臨分手時候,可能被提的那一方,如果他資源比較少,就會想要用這個方式來挽回這段感情。」
民間團體觀察,社會隱藏同志親密暴力黑數,以中研院2012年調查過的國內同志人口,比例約在4.4%以上,再來看到2018年親密暴力通報,有6萬5021件,照理說同志的通報數量,也應該落在2800件左右,但實際通報的件數卻遠不及這個數字,因此推估超過九成受暴同志,沒有向國家設置的服務網絡求助。

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長范國勇指出同志求助困境,「他的家庭也不願(接受),他的同儕也很難接受,甚至他的同事也不會接受,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,他往往會基於孤立無援,對於這件事情(親密暴力),雖然有,他就隱忍。」
民間團體表示,113等家暴專線或直接向警方報案,都是立即保護自己的方式,但也建議各政府家暴防治機關,在宣導上融入同志意象,讓同志知道自己也是受家暴防治法保護的對象,提升家暴意識以及求助動機。
同志婚姻合法化,不少伴侶選擇走上紅毯、與親友分享結婚的喜悅。不過同志間也會發生親密暴力的狀況,像是2017年台大就發生過同志潑酸事件,發生情殺憾事。而民間團體處理過的案件,也有威脅出櫃、自殘自殺的情緒勒索、跟蹤騷擾等等,而且不少當事人都是選擇隱忍,非不得已,不會提出求救。
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副秘書長彭治鏐表示,「很常遇到的都是,因為想要挽回這段感情,我覺得這個還是在說,這個社會同志朋友還是比較難尋覓到另一半,所以在社會壓力跟好不容易找到另一半的狀況下,當面臨分手時候,可能被提的那一方,如果他資源比較少,就會想要用這個方式來挽回這段感情。」
民間團體觀察,社會隱藏同志親密暴力黑數,以中研院2012年調查過的國內同志人口,比例約在4.4%以上,再來看到2018年親密暴力通報,有6萬5021件,照理說同志的通報數量,也應該落在2800件左右,但實際通報的件數卻遠不及這個數字,因此推估超過九成受暴同志,沒有向國家設置的服務網絡求助。

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長范國勇指出同志求助困境,「他的家庭也不願(接受),他的同儕也很難接受,甚至他的同事也不會接受,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,他往往會基於孤立無援,對於這件事情(親密暴力),雖然有,他就隱忍。」
民間團體表示,113等家暴專線或直接向警方報案,都是立即保護自己的方式,但也建議各政府家暴防治機關,在宣導上融入同志意象,讓同志知道自己也是受家暴防治法保護的對象,提升家暴意識以及求助動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