統計:老人遭家暴通報事件十年增4倍

根據衛福部統計,十年來老人遭家暴通報案件增加近4倍,社福團體分析,高齡社會經濟壓力帶來的失業問題增加,啃老族、酗酒、吸毒等行為越來越多,就很容易演變成老人家暴。

去年九月,台南一名男子,在中秋節與朋友一起烤肉時,疑似與到場的父親發生口角,竟然連開兩槍將父親打死。其實類似老人家暴案件、近來頻頻傳出,專家分析,有過半受害老人、年齡集中在65歲退休後,老人自己就有三高等慢性病問題,子女也有照顧壓力,甚至子女可能面臨失業等經濟問題,若再加上酗酒、吸毒等行為,就很可能演變成老人家暴。

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說:「當這群人在精神壓力沒有辦法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持,社會支持的部分的時候,又再加上(嗑)藥、酒癮的話,這種暴力的事件只會增不會少的。」

根據衛福部統計,2017年全台家庭暴力通報案件、約為13萬件,家暴受害者約10萬人,其中五成五是親密伴侶間暴力,一成五是直系卑親屬、虐待尊親屬,值得注意的是,家暴案件中,長輩遭子孫家暴通報案件,十年來成長3.8倍。

衛福部保護服務司長林維言提到,「一直在努力做的,第一個就是推動暴力零容忍,社區紮根的計畫,也就是希望培力社區鄰里能夠提升對老人保護的敏感度,如果發現的話呢主動能夠通報。」

社福團體建議政府,因應老年社會來臨,應儘早擬定高齡社會國家政策白皮書,跨部會研擬因應對策,而衛福部則是強調,家暴案件常是多重原因,也不再只是家務事,會加強社區鄰里通報機制,及早介入以防止悲劇發生。
 
1560145948s.jpg

專題|土耳其百年震殤 「鬆餅式坍塌」為何釀禍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