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拉克世遺溼地 傳說為「伊甸園」所在地


伊拉克的「美索不達米雅」沼澤溼地,在2016年被列入世界遺產。2年半以來,前往參觀的遊客已經將近翻倍,當地州政府還打算在溼地內建設飯店跟旅遊村,用生態旅遊吸引更多遊客,以觀光財維護這塊溼地。

動力小船一路快速滑過水面,一旁還有導遊唱著當地民謠。伊拉克東南部的美索不達米雅沼澤溼地,在2016年7月,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。這塊傳說是聖經歷史中,伊甸園的所在地,擁有許多自然生態,吸引著許多遊客前來拜訪,並且享受當地的傳統美食。

伊拉克巴斯拉畫家艾爾拉海森表示,「任何畫家來到這裡都會被鼓舞,希望畫畫和創作,不只是畫家,任何藝術家都是,誰來到這裡,都會有同樣的感受,因為這個地方很漂亮,氣氛平靜、空氣清新。」

1990年代,前伊拉克總統海珊為了報復不服從他統治的阿拉伯人,將大部分的水源截斷,讓原本有1萬5千平方公里的肥沃溼地,縮小到剩下不到一半,成了沙漠,也讓本來住在這裡的25萬居民,搬遷到只剩下3萬人左右。

所幸今年的雨量多,填滿了8成的溼地,這也讓野生動物開始回到這裡棲息。當地的保育團體,長期以來一直倡導為溼地提供更好的保護,並且為當地制定長期生態旅遊計劃。

伊拉克自然組織負責人阿薩迪表示,「伊拉克沼澤是一扇通向重要永續經濟的窗戶,這是比碳氫化合物和石油工業,更有永續性的活動。」

目前當地濟加爾省的觀光局,正在說服讓政府在溼地內建設飯店與旅遊生態村,容納遊客住宿、以便增加觀光人數,並且以觀光收入維護這塊溼地。但保育團體憂心,過多的遊客也將為溼地帶來負擔。此外,如果政府規劃不夠長期,當地的水位可能受到降雨量跟來自上游伊朗、土耳其的水壩影響,造成水源短缺,反而破壞沼澤的生態系統。


 

專題|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