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範「狂鹿症」 擬禁美加韓等鹿藥材進口

賴淑敏 蔣龍祥 / 台北報導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為防範狂鹿症疫情,農委會從91年起就已禁止曾爆發疫情的美國、加拿大、韓國等國家輸入活鹿、鹿精液與鹿胚胎,現在衛福部更進一步將防線拉到進口鹿藥材,日前預告草案,打算禁止這些國家輸入鹿茸、鹿鞭、鹿角膠等中藥材,最快今年8月1日正式實施。

這些切成薄片的鹿茸就是俗稱中藥三寶之一,一兩要價兩千元,常成為長者滋養補身的珍貴藥材。正新蔘藥行老闆吳偉棟解釋,「它通常是用來吃比較補血氣,對筋骨、鈣退化有作用。」

由於我國鹿茸大多仰賴進口,最大宗來自中國,共占三成,而過去美國、加拿大、韓國、芬蘭等國家曾經傳出狂鹿症疫情,為避免疫情波及台灣,農委會91年就已禁止爆發疫情的國家輸入活鹿、鹿精液與鹿胚胎,現在衛福部更進一步將防線拉到進口鹿藥材,打算禁止這些國家輸入鹿茸、鹿鞭、鹿角膠等中藥材。

衛福部中醫藥司科長陳聘琪說明,「我們擔心它這個變性蛋白有可能也會在所謂鹿的,像我們中藥材這塊鹿茸鹿角這個部分,因為它本身的潛伏期是很長的。」

農委會防檢局長馮海東表示,「活的鹿或者是鹿的精液或者是鹿的胚胎,這些拿來繁殖用的,它可能帶這個病毒,會帶到我們國內鹿的產業裡面來,所以我們有加以管制。」

衛福部表示,所謂狂鹿症是鹿的慢性消耗性疾病,是傳染性海綿狀腦病的一種,由普利昂蛋白引發的鹿隻腦部病變,染病的鹿因腦損傷會急遽消瘦、四肢失去協調和精神委靡。這種疾病傳染力很強,會透過糞便、尿液、血液、唾液等傳播,即使染病的鹿死亡仍具傳染力。不過狂鹿症和狂牛症不同,目前缺乏有力證據顯示鹿隻會將疾病傳染給人類,衛福部強調,這項草案是預防性措施,預告期有60天,新政策最快8月1日正式上路,到時違反規定輸入、製造或販售者可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,得併科1億元以下罰金。
 
1557487755c.jpg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