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地管理鬆綁 開放養蜂與特定種植
黃怡菁 郭俊麟 / 台北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林地管理有了新變革,農委會林務局近期修改法規,開放私有林地主和國有林地承租人,在不破壞森林的前提之下,可以養蜂、種植段木香菇、木耳、金線連。
長年來,在林業用地經營森林的副產物,受到法規限制,但農委會林務局和林試所發現,台灣的林農平均每戶年收入只有11.5萬元,傳統的木材經營模式,不足以維持生計,導致林業用地違規種植果樹、茶樹等經濟作物,或超限利用、濫墾濫伐的亂象層出不窮。
農委會林試所長 張彬說:「因為森林它的砍伐期,可能像紅檜它80年,所以它80年才有收穫,那林農它80年之間活什麼。」
農委會近期已修改規範,開放林農養蜂、種植段木香菇、木耳和金線連,因為這些容許項目,並不致於破壞生態,例如人工林適度引進蜜蜂來授粉,對於造木林的結實率提升,和森林孔隙的天然更新,都有幫助。但附加條件是,不得破壞森林植被,也不得使用除草劑、除蟲劑和化學肥料。
農委會林務局長 林華慶表示,「現有這些超限利用林地,我們也希望藉由林下經濟的容許,可以讓這些超限利用過去種果樹的,未來期待有一些能夠轉(型)回來。」
根據統計,全台私有林地約12萬公頃,國有林承租地約8萬公頃,林農總共約8萬戶,林試所還會持續盤點哪些項目可以開放經營,近期已對咖啡和台灣山茶進行試驗研究,期盼藉由林地管理的變革,鼓勵為林業用地經營帶來永續發展的契機。
長年來,在林業用地經營森林的副產物,受到法規限制,但農委會林務局和林試所發現,台灣的林農平均每戶年收入只有11.5萬元,傳統的木材經營模式,不足以維持生計,導致林業用地違規種植果樹、茶樹等經濟作物,或超限利用、濫墾濫伐的亂象層出不窮。
農委會林試所長 張彬說:「因為森林它的砍伐期,可能像紅檜它80年,所以它80年才有收穫,那林農它80年之間活什麼。」
農委會近期已修改規範,開放林農養蜂、種植段木香菇、木耳和金線連,因為這些容許項目,並不致於破壞生態,例如人工林適度引進蜜蜂來授粉,對於造木林的結實率提升,和森林孔隙的天然更新,都有幫助。但附加條件是,不得破壞森林植被,也不得使用除草劑、除蟲劑和化學肥料。
農委會林務局長 林華慶表示,「現有這些超限利用林地,我們也希望藉由林下經濟的容許,可以讓這些超限利用過去種果樹的,未來期待有一些能夠轉(型)回來。」
根據統計,全台私有林地約12萬公頃,國有林承租地約8萬公頃,林農總共約8萬戶,林試所還會持續盤點哪些項目可以開放經營,近期已對咖啡和台灣山茶進行試驗研究,期盼藉由林地管理的變革,鼓勵為林業用地經營帶來永續發展的契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