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一點多,店員們開始整理、打掃環境,沒多久就放下布廉,鎖上大門,24小時營業的日本7-11超商,居然半夜就關店了,到底怎麼回事?原來這是總公司「7I控股」公司,因應人手不足,暫停24小時營業模式所做的實驗,對此,消費者反應兩極。
一位消費者說:「(員工)得工作到這麼晚的時間,我反而希望他們能獲得休息。」
另一位消費者說:「本來是想來買泡麵吃的,很遺憾,因為一直覺得,超商是24小時營業的。」
超商人手不足 加盟業者盼縮時經營遭總部拒絕,鑒於日前東大阪「南上小阪分店」,因為人手短缺,找不到人上班,想要縮短營業時間,卻因此遭7-11總部,要求罰違約金1700萬日圓,折合超過470萬台幣,而產生對立,還引發輿論爭議。
非24小時營業,日小七10直營店實驗開跑,最後讓7-11總部決定試辦「非24小時」營業模式,從東北地區到九州地區的1都7縣中,挑出了10家直營店,實驗3種停止營業時段,分別是凌晨1點到5點,深夜11點到清晨7點,跟凌晨0點到6點。
日本7-11執行董事 飯沼一丈表示,「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,原則是希望能繼續遵守24小時營業,但也會從各種考量角度進行試驗。」
高齡化、人口外流,日超商全天後經營有難度。日本全國的超商數,超過5萬5千家,部分加盟店業者反應,受到人手不足跟偏鄉人口稀少影響,無法持續深夜營業。現在超商進行縮短營業時間實驗,預計將會持續幾個月,觀察消費者與員工反應,跟業績變化,再討論是否承認加盟店縮短營業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