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家位在台北市南京東路巷子內的老字號商旅,是很多日韓商務客,來台固定的落腳處,門口貼著訂房和旅遊網站的推薦評比,觀光局頒發的星級評鑑標識,倒是擺在櫃檯後方,業者不諱言,外籍旅客不是很清楚觀光局的星級旅館評鑑制度,實際詢問本地旅客,也是一樣的答案。
民眾說:「我不太了解那個星級他們是怎麼來的,所以網友(評價)的話,他們會有實際住宿的經驗,然後就是飯店的環境交通什麼的。」「因為網友實際去住過,政府他不一定有實際去住過。」
觀光局2009年訂定星級旅館評鑑制度,分為10項建築設備,與13服務品質,兩階段評選,詳細規範區分各星級,
例如4星級旅館必須有2間以上餐廳,員工訓練也會列入各星級服務品質的評比,還有秘密客制度,依照房間數不同收取不同評鑑費用,每三年必須重新評鑑一次。

目前全台約3300家合法旅館,只有一成參與率,就連有參與的業者也認為政府宣導不夠,讓星級沒有明顯加分作用。
旅館業者 曾美絹認為,「國際行銷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,因為我們今天參加這個是一個榮譽,再來就是我希望可以帶動我的生意,那如果說生意沒有帶動起來,也沒有更好的生意可以做,那我為什麼要花這麼多精神來取得這個東西?」
觀光局旅宿組長 湯文琦表示,「有很多業者有反應一些意見,那我們也覺得如果合適的話,我們就會放到新的星級評鑑要點裡面,可以讓更多的業者來申請參與這個評鑑。」
也有學者認為官方星級評鑑太制式化,很多業者想要拿到四星,卻受限硬體設備,不如不參加評鑑,靠訂房網站旅客評價吸引客人,觀光局回應,會滾動式檢討星級旅館評鑑制度,預計五到六月,修正後的評鑑制度就會上路,而對於各國來台的踩線團,觀光局也都會優先以星級旅館來接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