興大發現穿山甲木鼻白蟻 首由台灣命名
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
頂著深色大顎,體節柔軟呈現白色,這是「穿山甲木鼻白蟻」的兵蟻跟工蟻,2014年中興大學昆蟲系研究生梁維仁,在台東鸞山採集到這種白蟻,交給指導教授李後鋒,經過基因序列的分析,才發現它竟然屬於非常古老而稀有的木鼻白蟻科。
中興大學昆蟲系副教授 李後鋒說明,「有別於以往我們認為,白蟻會取食這個死亡木材的或是吃房子這種生態習性,穿山甲木鼻白蟻,牠僅會存在活樹,而且是健康的活樹裡面。那這樣子特別的生態習性還有牠的稀少性,很快地就引起世界各地白蟻研究人員的關注。」
曾經參與公視下課花路米節目製作,分享白蟻研究與防治的李後鋒指出,新發現的白蟻堪稱昆蟲界活化石,曾廣布於全世界,但現在只零星分布在亞洲,由於白蟻是在參與穿山甲研究時發現,並受到布農族人鼎力相助,因此研究團隊決定以布農族語的穿山甲命名。
中興大學昆蟲系博士生 梁維仁說:「當地的布農族人,協助我們調查這些穿山甲相關的保育的這些資訊。」
「穿山甲木鼻白蟻」是史上首次由臺灣人發表命名的白蟻,由於白蟻在台灣造成的經濟損失可達上億元,木鼻白蟻有助於讓昆蟲學家解開白蟻是如何演化成具有巨大破壞力,繼續研究如何防治白蟻的危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