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台語聽說讀寫正常化 陳豐惠推母語運動
綜合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每年的2月21日是「世界母語日」,擔心母語消失,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的執行長陳豐惠,已經打拚30年,希望讓台語聽、說、讀、寫可以正常化。
在台大這間教室,坐在教室裡的都是外國學生。台上的老師是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的執行長陳豐惠。她在教這些外國學生學台語。
台語要怎麼教?陳豐惠老師教起來很有系統性。先教台語八個聲調、再教變調、也教白話音跟文言音。台語也有字,不過學校沒在教,也很欠缺資源。
陳豐惠說:「因為相對很沒有資源也很無形,你要怎麼有辦法把這個語言的文化可以延續下去?其實說起來實在不簡單,但是就是覺得很需要有人投入。」
為了讓台語「聽、說、讀、寫」正常化,陳豐惠已經打拚三十年。年輕時她參與各種社會運動,發覺環保團體、婦女團體都有,唯獨缺乏母語團體、台語文團體,因而選擇母語運動這條路。
陳豐惠表示,「在我參與的時候就都已經有那些團體了,但是好像沒有什麼台語文的團體,所以我會覺得是不是台語文這部分還欠缺組織、欠缺人手去推廣。」
陳豐惠說,語言跟文化是綁在一起的, 我們現在可能有一個錯覺,想說還有很多人會講台語,但仔細觀察,三十歲以下的人,已經不太會講。她擔心也感慨,更心急台語環境愈來愈衰微、愈來愈弱勢,呼籲政府能規劃全面性的台語文政策,也希望社會各界可以支持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,找回母語,讓母語環境更健全。
在台大這間教室,坐在教室裡的都是外國學生。台上的老師是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的執行長陳豐惠。她在教這些外國學生學台語。
台語要怎麼教?陳豐惠老師教起來很有系統性。先教台語八個聲調、再教變調、也教白話音跟文言音。台語也有字,不過學校沒在教,也很欠缺資源。
陳豐惠說:「因為相對很沒有資源也很無形,你要怎麼有辦法把這個語言的文化可以延續下去?其實說起來實在不簡單,但是就是覺得很需要有人投入。」
為了讓台語「聽、說、讀、寫」正常化,陳豐惠已經打拚三十年。年輕時她參與各種社會運動,發覺環保團體、婦女團體都有,唯獨缺乏母語團體、台語文團體,因而選擇母語運動這條路。
陳豐惠表示,「在我參與的時候就都已經有那些團體了,但是好像沒有什麼台語文的團體,所以我會覺得是不是台語文這部分還欠缺組織、欠缺人手去推廣。」
陳豐惠說,語言跟文化是綁在一起的, 我們現在可能有一個錯覺,想說還有很多人會講台語,但仔細觀察,三十歲以下的人,已經不太會講。她擔心也感慨,更心急台語環境愈來愈衰微、愈來愈弱勢,呼籲政府能規劃全面性的台語文政策,也希望社會各界可以支持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,找回母語,讓母語環境更健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