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明優先與交大合校議約 命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」
蔡慧玲 應磊奇 陳昌維 / 台北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陽明大學今天在校務會議中拍板,確定先和國立交通大學,進行合校議約,主要是考量,交大承諾未來合校的校名為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」。不過,合校要經過冗長的程序,能否成功還未定數。
面對高教關鍵時刻,重新檢視學校發展,陽明大學九月通過校務會議投票,同意啟動合校事宜,交大和清大都表達高度意願, 26號陽明大學校務會議,針對合校議案不記名投票,結果決定先與國立交通大學議約,如果議約未成,再和第二順位學校清華大學議約。
陽明大學主祕陳怡如指出,「教學的方面,希望學生更多元的學習,另外的話,老師在教學跟研究方面能夠有進一步的深化的一個方向。」
陽明和交大曾在17年前簽署合併意願書,最後不了了之,這次交大又取得優先議約權,陽明不諱言,主要考量仍在交大已承諾未來合校校名為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」,在校名上維持陽明主體性。
交通大學校長張懋中表示,「我想他們也會感受到,我們這一方面的誠意,兩個大學合起來以後,主要我們要往未來走的話,就是要往數位的醫學。」
其實兩所大學在2016年談合併時,陽明大學學生會曾經質疑,校務決策不透明;不過這次陽明學生因實質參與合校事務過程,更舉辦學生投票,結果也是選擇先和交大議約。
陽明大學學生會長洪辰昊表示,「不同系、有不同年級的同學,對於實質上的議題都是有各自的好惡,所以其實在這一次我們投票結果,其實學生這邊交大跟清大,並沒有明顯的壓倒性的差別。」
對陽明校務會議的投票結果,清大則表達尊重,給予雙方祝福。陽明也強調,將展開複雜冗長的議約程序,通過合校計劃後,再送交教育部審核。而最後能否成功,仍是未定數,結論也尚未有時間表。
面對高教關鍵時刻,重新檢視學校發展,陽明大學九月通過校務會議投票,同意啟動合校事宜,交大和清大都表達高度意願, 26號陽明大學校務會議,針對合校議案不記名投票,結果決定先與國立交通大學議約,如果議約未成,再和第二順位學校清華大學議約。
陽明大學主祕陳怡如指出,「教學的方面,希望學生更多元的學習,另外的話,老師在教學跟研究方面能夠有進一步的深化的一個方向。」
陽明和交大曾在17年前簽署合併意願書,最後不了了之,這次交大又取得優先議約權,陽明不諱言,主要考量仍在交大已承諾未來合校校名為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」,在校名上維持陽明主體性。
交通大學校長張懋中表示,「我想他們也會感受到,我們這一方面的誠意,兩個大學合起來以後,主要我們要往未來走的話,就是要往數位的醫學。」
其實兩所大學在2016年談合併時,陽明大學學生會曾經質疑,校務決策不透明;不過這次陽明學生因實質參與合校事務過程,更舉辦學生投票,結果也是選擇先和交大議約。
陽明大學學生會長洪辰昊表示,「不同系、有不同年級的同學,對於實質上的議題都是有各自的好惡,所以其實在這一次我們投票結果,其實學生這邊交大跟清大,並沒有明顯的壓倒性的差別。」
對陽明校務會議的投票結果,清大則表達尊重,給予雙方祝福。陽明也強調,將展開複雜冗長的議約程序,通過合校計劃後,再送交教育部審核。而最後能否成功,仍是未定數,結論也尚未有時間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