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的8K電視,長跟寬每一邊的畫素數量,是現有高解析度HD的4倍,也就是說,整個螢幕的畫素數量是HD的16倍。畫素數量增加,代表畫面中的人事物看起來更為細緻。但如果消費者真的把昂貴的8K電視機買回家,就不是那麼回事了。
IHS資訊公司研究部主任 保羅葛雷認為:「首先的問題就是,你有8K的節目嗎?如果你沒住在日本,目前是想都別想。日本以外沒有廣電機構製作8K節目,就這樣,沒得說的。」
就算有廣播電視機構,肯砸下大把資金,用超級昂貴的8K攝影機製作節目,觀眾坐在家裡,也不一定有業者宣稱的視覺效果。
倫敦大學學院實驗心理學家約翰格林伍德指出:「觀眾可能難以察覺螢幕的解析度差異,當螢幕畫素點小於視覺系統知覺能力,小於感光神經細胞的距離,就是視網膜的感光細胞,或小於感官區域的差距,或小於腦神經細胞(人眼就會無感)。如果人眼要能分辨4K和8K的差別,你需要一個很大的電視螢幕,然後坐很近去看電視。」
也有電視台業者設法把4K或更低階的HD內容,用數位方式增強為8K,但畢竟原始內容還是4K和HD。例如用4K電視看HD的內容,整個畫面的顆粒會變得更大、畫質更粗糙,用8K電視看4K節目也是一樣。而如果用8K電視螢幕去看HD或是畫質更差的內容,就令人不堪想像了。
專家認為,現階段4K的節目逐漸普及,但HD還是主流,而8K是極少數中的極少數。因此,就算業者想盡辦法推銷8K電視,消費者還是要冷靜下來,不要衝動行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