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H直播

助長者進食 國健署將食物依軟硬度分級
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,有些失能失智長者因為咀嚼差,長期下來可能營養不良,為幫助長者進食,國健署照咀嚼困難度,將食物分成七個等級,還教導民眾如何調理食物。

有些長者因為中風、失能或失智,需要別人幫忙餵食,而且老人家很容易在吃東西的時候嗆到,發生吞嚥障礙,長期下來,不僅會影響食慾,也會造成營養不良、體重下降,增加死亡風險。

北市聯醫營養部主任 張惠萍說:「體重過輕對老年人來說,他可能會增加他死亡的風險,所以基本上來說,我們會希望老年人的體重,一定要能夠去監測他的體重的狀況。」

為幫助長者進食,國健署日前制定「台灣飲食質地製備指引」草案,將食物依照咀嚼困難度、分成七個等級,第一級是低濃稠流動食物,例如豆漿;第二級是微濃稠食物,例如火龍果汁;第三級是高濃稠流動食物,例如麵茶;第四級是不需咬的細泥食物,例如鮮奶酪;第五級是舌頭可壓碎的食物,例如糙米粥;第六級是牙齦可咬碎的食物,例如牛奶花生;第七級則是容易咬的普通食物,例如大黑豆干等。
1543472474c.jpg
1543472475q.jpg
國健署社區健康組長 林莉茹說:「近兩成的老人,在每週進食大概有三次,可能會有嗆咳的問題。」

國健署表示,有些照顧者或長照機構,會將食物直接打成泥糊狀,以方便餵食長者,不過卻使得還有咀嚼能力的高齡者,喪失咀嚼機會,因此草案中、還會教導民眾如何調理、盡量保留食物外觀,提高長者吃的尊嚴,而這項草案公告後,還要廣納各界意見,最快明年年中上路。
 
您的參與,
讓公共服務更完整!
閱讀、按讚,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
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,詳見服務條款。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