選舉太投入 身心出狀況

大選告一個段落,如果支持的候選人沒有當選,熱中政治的選民可能會很失望,不過要注意,如果情緒太過投入,可能也會導致生理心理出狀況,尤其今年公投綁大選,不少首投族也求助身心科,醫師建議取代選前的激情最好的辦法,就是好好睡一覺,並且避免過度暴露在選舉資訊中。


這次選舉不少縣市藍綠選情拉鋸,電視新聞、政論節目不停播放,有些選民過度投入,現在選完了,心,收不回來怎麼辦?有醫師發現,今年大選因為綁公投,不少年輕的首投族登門求診。

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身心科醫師陳易隆指出,「這一次的選舉我看到比較特別,就是年齡層的下降,因為18歲19歲他第一次參加選舉的議題,他可以參與這事情這是第一次,然後(公投)有十個議題,所以這個範圍牽涉得很廣,有些人沒事,有些人卻深陷在這種家庭衝突當中。」

有人把這些行為稱為選舉症候群,但其實這並不是正式醫學名詞,泛指因為選舉事件,出現壓力失調情況,醫師表示當你出現選舉焦慮的時候,生理會出現頭痛、腸胃不適、心悸、胸悶等狀況,另外心理上,可能會有注意力不集中、或者易怒、不耐煩等等這些負面情緒,嚴重的話影響到工作以及家庭和諧,一旦有這樣狀況,醫師建議可以做腹式呼吸法來放鬆。

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身心科醫師陳易隆建議,「用鼻子吸氣大概三秒鐘左右,感受到你的肚子可以鼓起來,然後在吐氣的時間,可能是吸氣的兩倍,可能五到六秒慢慢地平緩,這樣來回大概十分鐘,這是有效的一個自我放鬆的腹式呼吸法。」

選舉熱頭一過,無論支持的候選人有沒有選上,生活還是得回歸正軌,醫師表示,取代選前的激情,最好的辦法就是好好睡一覺,如果一個禮拜後,還是覺得有嚴重的失落感,除了找人抒發感受,也可以求助醫生。

 

專題|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