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費減 立委憂中研院南部院區成蚊子館

為了將中研院的基礎研究量能向外擴散,位在台南歸仁的「南部院區」,今年5月動土開工,但有立委發現中研院研究費用卻逐年縮減,未來如果新增南部院區,又沒有經費挹注,擔心南部院區可能會成為蚊子館。

今年5月,中研院南部院區舉行動土儀式,總統蔡英文親自出席,宣示南部院區將成為南台灣科學研究重要基地。但立法院審查108年度的中研院預算,卻發現研究費用逐年縮減,如果未來還要加上南部院區,可能會出現「蚊子館」隱憂。

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質疑,「那預算又被逐年遞減,怎麼辦?」
 
中研院長廖俊智回應,「(南部院區)成立之前,(希望)就能夠開始編列南部院區的維運費用,然後逐年招募人員。」

中研院南部院區占地約7.3公頃,三棟研究大樓預計110年3月陸續興建完工,主要將發展農業生技、循環永續、台灣文史等領域。也有立委點出,預算中的研究費,從101年39.34%,到108年下滑6%,但用人費、以及和大學合聘的研究人員數量都提高,遭質疑可能對研究的「質」造成影響。
 
中研院長廖俊智表示,「跟大學合聘,能夠跟大學交流,能夠吸收大學的學生 。」
 
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則表示,「量跟質,目前為止還在缺乏的狀況之下,有這樣的合聘狀況,而且越來越多的狀況,我覺得這個東西是要被檢討的。」

中研院士曾志朗也對經費縮減表達憂心,「國外進步很快,那我們好像被綁手綁腳,那很多才能都沒有辦法發揮,很可惜啦,(舉例)我們的薪水,如果(研究人員)是同樣的薪水的話,一個港幣、一個台幣,我們當然是希望趕快能提升(薪資等配套)。」

中研院說明,中研院的勞務承攬和一般單位不同,從事基礎研究需要相當多人力,所以約聘較多,但他們未來也可以爭取為博士後研究人員進一步轉正。至於南部院區,初期估算將進駐6百人,院方也將盡快編列相關預算因應。

 

專題|土耳其百年震殤 「鬆餅式坍塌」為何釀禍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