蘋果西打變質未通報 遭重罰百萬

知名飲料「蘋果西打」傳出疑似臭酸變質,持續延燒,業者被發現今年7月起共接獲112件客訴案,但未向新北市衛生局通報,衛生局今天開罰大西洋公司100萬元,目前已回收42萬瓶。新北市強調,2次發函移請工廠所在地的桃園市政府追辦。桃園市衛生局表示,日前稽查後發現,生產線的原料混合桶、曾有破損情形,已經進行產品抽驗。

賣場人員趕在周三中午12點前,要將所有「蘋果西打」問題產品全面下架,因為知名飲料「蘋果西打」疑似臭酸變質,雖然衛生局調查研判,可能是生產線機械故障導致,不過有立委持續追蹤發現,業者今年9月內部報告、就坦承產品有問題,卻繼續販賣到這個月13號才下架,根本沒有企業良心。

民進黨立委陳曼麗表示,「飲品這樣子的狀況,我們應該要怎麼樣才能夠加嚴一些責任,才不會讓我們的廠商心存僥倖。」

衛福部長陳時中說,「它只是私下去處理它上下架的問題,而沒有對衛生主管單位衛生局來做通報,這個我們要嚴予重罰。」

此外,也有立委質疑新北市衛生局包庇業者。對此新北市衛生局下午開記者會說明,今年8月30號接獲第一件民眾檢舉「蘋果西打」疑似有雜質,但內容不明確;9月4號又接獲第二件,因此9月14號派員抽驗市售同批產品,結果合格;之後10月16號及11月2號,又分別有民眾陳情,新北衛生局兩次發函,移請業者工廠所在地的桃園市衛生局追辦,至今尚回收到回覆。不過業者沒有主動通報客訴案件,將重罰業者100萬元。

新北市衛生局食藥科長楊舒秦指出,「他們七月份陸陸續續接獲客訴案,也發現產品有異常,卻沒有向衛生局主動通報,那予以重罰100萬元。」

大西洋飲料公司企劃部經理于忠敏回應,「就是疏漏掉,衛生局才對我們裁罰嘛!我們當然會接受相關單位的要求,我們會按照標準動作來執行。」

新北衛生局強調,12號又再抽驗6件產品,若檢驗不合格、將再加以裁處;另外經過計算今年7月到9月間,「大西洋飲料公司」共生產235萬瓶、2千CC瓶裝「蘋果西打」,目前已回收42萬瓶;而桃園市衛生局則表示,12號已前往工廠稽查,發現其中一個生產線的原料混合桶、曾有破損情形,已進行產品抽驗。

 

專題|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