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鼎堯扮演推手 讓土溝農村充滿藝術風

綜合報導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台南土溝美術館這幾年成為熱門景點,這個農村能與眾不同,關鍵就在黃鼎堯這個年輕人身上,從他在大學時期到土溝做功課開始,就與土溝結下不解之緣,今天上午11點公視「頂真人物」節目,邀請大家跟著黃鼎堯的腳步,一起到土溝走一趟。

走入台南後壁的土溝,這個村子不是普通的村子,四處都有空間改造的藝術品,為什麼這個村子會改頭換面?關鍵的人物就是這個年輕人黃鼎堯。

土溝美術館發想人黃鼎堯表示:「把整個村子變成一個美術館,用另外一種角度來重新看自己的地方,所以這個口號講出來的時候,其實大家都覺得很有趣,因為那個過程裡面,也有很多人跑來這裡找美術館,其實這村子裡沒有一間建築物叫做美術館。」

當地的鄉親都叫黃鼎堯「麥可」,他2003年跟他台南藝術大學的幾個同學一起到土溝做功課,結果做一做就黏在這裡。

當地居民包陳月霞阿媽表示:「這些孫子還比我自己的孫子還要好,他們來這裡十幾年了,等於是鄰居,都是自己的,他們如果來,我就泡茶給他喝,我都叫他要常來、你要常來給阿媽看看。」

這幾年土溝美術館的活動辦得有聲有色,讓這裡人氣非常旺!不過要跨第一步並不簡單,黃鼎堯跟當地鄉親泡茶聊天就泡一年,真正開始要做,要把自己的房子還是地拿出來的時,卻沒人願意當第一個。

土溝美術館發想人黃鼎堯表示:「花一年的時間跟他們泡茶聊天之後,我們就想說不然開個會,大家來討論要不要做,結果那天,私底下大家都說『好、沒問題!』,但是開會的時候大家都不要,你會想說到底發生什麼事情
,是我們表現不好?還是我們看起來真的很像詐騙集團?」

於是這些年輕人花了很多時間,跟當人地博感情,現在他鄉變故鄉,麥可已經在土溝買房、結婚、生子。黃鼎堯認為,台灣每個地方、每個農村,都是一間美術館,土地的美好一直都在,等待我們去發掘。


 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