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H直播

領中國居住證 當局傾向限縮被選舉權
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中國對台核發居住證,陸委會傾向修法限縮申請者的被選舉權,引起討論,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天到立院備詢,藍委質疑這做法根本是「鎖國」、妨礙兩岸交流。不過,陸委會主委陳明通表示,連國民黨主席吳敦義都贊同應該申報,這個政策有民意基礎;而賴揆強調,相關法案會在這個會期送立院審議。

中國對台核發居住證的影響,效應餘波盪漾,在野黨立委上午在立院質詢行政院長賴清德,指出有台灣人到美國紐約參訪聯合國,持護照和台胞證,卻被拒絕進入,立委表示居住證和中國居民的身分證很像,擔心會成為國際ID,效應擴散到國際。

時力立委 徐永明說:「只要到任何國際組織,他說你只要有所謂居住證就視為ID從中國來的。所以我們一開始就料敵從寬,因為他可能在這一張居住證上,不斷的加料、不斷的加料,所以我們必須嚴肅去面對這個事情。」

行政院長 賴清德回應,「我們預期在這個會期,能夠把法案送到立法院來審議。」

行政院要修法防範,不過,藍委質疑,修法要求申請者報備,還要限縮申請者的被選舉權,對抗「居住證統戰」,根本是「鎖國」,妨礙兩岸交流。但陳明通強調,就連國民黨主席吳敦義都贊成申請者應該回台申報,過半數民眾也認同此政策。

陸委會主委陳明通表示競選公職者不應領有居住證:「你要被選舉,你要當立法委員,你要當縣市長,你當然不能有居住證呀。」
 
國民黨立委孔文吉則批評:「我覺得主委這是個鎖國的心態,因為現在台東縣的縣長(參選人),就有一位台商要選縣長。」

賴清德強調,維護兩岸關係,雙方都有責任,中國不必處處打壓台灣,成為區域衝突的根源,國人在中國,不管是讀書或經商,基於生活方便領取居住證,政府會寬容對待,可是必須住在中國半年以上,在管理上,就必須要嚴肅面對。

 

823公投》重啟核三,你怎麼看?

您的參與,
讓公共服務更完整!
閱讀、按讚,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
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,詳見服務條款。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