奧地利禁頭巾衝擊穆斯林遊客 警方小心執法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奧地利西部小鎮濱湖采爾,一年前國會通過禁令,來這裡的遊客,在公共場所不得穿著完全遮住臉的頭巾,直接衝擊阿拉伯國家的穆斯林觀光客。濱湖采爾警方表示,為了減少對觀光的衝擊,他們執法時都非常小心。
奧地利去年10月生效的這項法令,在國會審議期間各方意見嚴重分歧,因此法案名稱就訂為「反遮臉法案」。也就是說,凡是穿戴頭巾而把臉部完全遮住的,無論任何宗教信仰、都在禁止範圍內,當然也包括某些伊斯蘭國家常見、專為遮住婦女面貌的頭巾。
但奧地利光是西部小鎮「濱湖采爾」每年就有35萬人次來自阿拉伯國家的遊客,從沙烏地到阿曼、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等,全都是荷包滿滿、消費力驚人的族群。因此鎮上的警方表示,配合執法是他們的職責,但面對這些超級有錢的穆斯林遊客,要非常小心謹慎。
例如警員會先用勸導的方式,向穆斯林遊客解釋新法令的內容,根據法新社引述小鎮警方的說法,有9成的穆斯林遊客會配合,自行取下不符法令的頭巾。但也有不願配合的,每人每次要面對150歐元、超過新台幣5300元的罰款。
事實上,奧地利並不是第一個禁止全罩式伊斯蘭頭巾的歐洲國家。法比荷、丹麥、拉脫維亞和保加利亞,都有類似法令。甚至穆斯林占多數的查德和摩洛哥,也為了反恐等理由,禁止民眾穿戴全罩式頭巾。即使是把臉露出來的伊斯蘭頭巾,也有國家立法限制。同屬穆斯林國家的土耳其、塔吉克跟突尼西亞,在公立學校和公家機關,全面禁止女性穿戴伊斯蘭頭巾。
奧地利去年10月生效的這項法令,在國會審議期間各方意見嚴重分歧,因此法案名稱就訂為「反遮臉法案」。也就是說,凡是穿戴頭巾而把臉部完全遮住的,無論任何宗教信仰、都在禁止範圍內,當然也包括某些伊斯蘭國家常見、專為遮住婦女面貌的頭巾。
但奧地利光是西部小鎮「濱湖采爾」每年就有35萬人次來自阿拉伯國家的遊客,從沙烏地到阿曼、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等,全都是荷包滿滿、消費力驚人的族群。因此鎮上的警方表示,配合執法是他們的職責,但面對這些超級有錢的穆斯林遊客,要非常小心謹慎。
例如警員會先用勸導的方式,向穆斯林遊客解釋新法令的內容,根據法新社引述小鎮警方的說法,有9成的穆斯林遊客會配合,自行取下不符法令的頭巾。但也有不願配合的,每人每次要面對150歐元、超過新台幣5300元的罰款。
事實上,奧地利並不是第一個禁止全罩式伊斯蘭頭巾的歐洲國家。法比荷、丹麥、拉脫維亞和保加利亞,都有類似法令。甚至穆斯林占多數的查德和摩洛哥,也為了反恐等理由,禁止民眾穿戴全罩式頭巾。即使是把臉露出來的伊斯蘭頭巾,也有國家立法限制。同屬穆斯林國家的土耳其、塔吉克跟突尼西亞,在公立學校和公家機關,全面禁止女性穿戴伊斯蘭頭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