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的出生率逐年降低,少子化問題加劇,根據統計,近5年來出生數,一路從2014年的21萬多,降到2017年的19萬3千多;今年上半年新生兒數,只有約8萬9千人,比去年減少近6千人。婦產科醫學會推估,如果下半年新生兒更少,今年出生人口數,可能只有18萬人,甚至有跌破18萬的可能。
醫學會認為,如果對照慢慢上升的死亡數,出生和死亡人數將很快達到「黃金交叉」,政府應該要正視問題嚴重性。雖然行政院提出擴大育兒和托育津貼,希望減輕父母負擔,不過,衛福部坦言,只靠單一政策,很難達到促進生育的目標。
婦女新知基金會政策部主任覃玉蓉說,「勞動市場對於生育非常不友善,像我自己身邊有些媽媽,她其實就是生育懷孕的時候,在職場上受到非常嚴重的歧視,通常這樣的一個女性有這樣的經歷,她可能就不會考慮要生第2胎。」
醫學會強調,政府可以鼓勵企業提供友善孕婦的職場環境,也建議對提供育嬰假的企業,給予減稅等的優惠,多方下手,以利國民生產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