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托育政策
-
女性勞參率51% 民團籲改善就業環境促解決少子化
|社福人權托育政策催生聯盟指出,以台灣目前的低生育率,20年後人數幅減恐減少近三分之一。根據北歐國家的經驗顯示,要提升生育率必須先提升女性就業,女性有工作收入才會願意生育。但反觀台灣,女性勞動參與率只有51%,因為進入勞動市場工作後,結婚生子會面臨進退失據的窘境。
-
舊年臺灣才13.8萬嬰仔出世 是歷史以來上低
|臺灣面臨囡仔少的危機,舊年干焦13萬8千986人出世,創下歷史新低,人口數連紲三年負成長。毋過看彰化縣,顛倒連紲2年攏是全台灣上敢生的縣市,有社福團體指出,這馬的家庭養小孩,爸母攏閣愛食頭路。(這條新聞標題、前言是臺語文。)
-
去年台灣新生兒再創新低 社福團體籲廣設公共化幼兒園
|生活台灣的少子化危機又更加惡化了。去年全台新生兒只有13萬8986人,創歷年新低,也讓人口數連續3年負成長,而雲林縣在去年只有3000多人出生,也創下新低,反倒是彰化縣,連續2年獲得全台「最敢生」的縣市頭銜,托育政策、催生聯盟指出,雙薪家庭是養小孩的基本配備,政府應該要招募更多的保母,並廣設公共化幼兒園。
-
2022出生數再創歷史新低 婦女團體籲建構友善職場
|生活根據內政部人口的統計,2022年截至11月份,只有大約12.6萬名新生兒出生。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觀察各大醫院回報,預估12月新生兒大約有1萬2000,也就是一整年度新生兒的數量,大約只有13萬8千多人,比2021年的15萬7019名新生兒更少,再度創下歷史新低。
-
發錢救生育無效 催生團體籲縣市長公布托育政見
|生活再過兩個多月就是今年縣市長選舉,民間催生團體上午聯合召開記者會,呼籲22縣市首長參選人應訂定0到12歲不中斷的公共服務托育政見,希望政治人物不要只想用發錢來鼓勵生育,應比照瑞典和德國模式擴充公共托育服務,支持女性就業,才能成功拉抬生育率。
-
-
Advocacy group calls to change the childcare calculating unit from “month” to “hour” 育嬰假以月為單位 家長盼以"小時"計假
|The group says change will alleviate household’s burden on childcare and help the employers to keep their talents.Presenter:About 50% of workers taking childcare leave quit when their leave expires, s
-
近5成父母育嬰假後自願離職 托盟促修法增加請假彈性
|生活行政院院會七月初拍板多項友善育兒措施的修正草案,不過現行育嬰假以月為單位,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等團體上午出席公聽會認為,請假單位應化整為零,改為可以以「小時」來請,更符合需求,企業也能留住優質的勞動力。
-
育嬰假7月起調高為八成薪 民間團體盼未來能給予父母更多生育誘因
|社福人權從七月開始,育嬰假從原本的六成薪調高到八成,請假時間單位和條件也有所放寬,政府希望更友善的生養環境,可以提高生育率。但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和部份民間團體指出,肯定政府願意改變,但還是不夠,希望未來能再提高育嬰假的實施條件,延長申請時間到小孩八歲、請假的最小時間單位,能從月份改為小時計算。另外也希望小孩出生第一個月,父母的投保薪資能改為全薪給付改,給予父母們更多生育的誘因和後援。
-
搶救低生育率 育兒津貼、托育補助調升
|社福人權為了要落實總統蔡英文的「0到6歲,國家一起養」政策,行政院宣布,0歲到6歲的育兒津貼從今年8月開始,會由現行的2500元,調升到3500元;而且到明年8月,還會調升到5000元。至於0歲到2歲托育補助的部分,也會有所增加:2歲到6歲要就讀公共化幼兒園的費用,則是可以減少。除此之外,包含第二、第三胎的補助也會加碼,要搶救低生育率。 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說:「今天要跟國人同胞報告好消息,現在領育兒津貼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