振觀光粗坑大峭壁刻佛像?民團批毀生態
黃千容 賴世杰 / 南投採訪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南投縣中寮鄉粗坑大峭壁,又名「大崩壁」或「千丈岩」,看似由利斧劈開的大峭壁,在地質上有珍貴意義!地方上積極推動觀光,南投縣政府委託顧問公司評估,提出在崖壁雕佛像,創造觀光話題,引發公民團體反對,批評炒短線的方式,會毀了生態和自然風貎。
這片大峭壁,長80公尺,高超過百餘公尺,70度的傾斜角,看似遭利斧削切,它是天然形成的地理景觀,地質學家推估粗坑大峭壁,大約是兩到三千萬年前形成。但現在傳出南投縣政府委外評估,要在峭壁上刻佛像,地方居民表示贊成。有中寮鄉民認為,「粗坑它在深山,你做一個佛像在那裡,大家會覺得很稀罕。」也有鄉民擔心山崩落石危險。
這片大峭壁,長80公尺,高超過百餘公尺,70度的傾斜角,看似遭利斧削切,它是天然形成的地理景觀,地質學家推估粗坑大峭壁,大約是兩到三千萬年前形成。但現在傳出南投縣政府委外評估,要在峭壁上刻佛像,地方居民表示贊成。有中寮鄉民認為,「粗坑它在深山,你做一個佛像在那裡,大家會覺得很稀罕。」也有鄉民擔心山崩落石危險。
這塊峭壁地質不穩,南投縣府表示,中寮鄉民兩年多前提案,經過評估,上方還有落石崩塌疑慮,現階段並不適合侵入性開發。南投縣觀光處長王源鍾指出,「大峭壁這個地方,並不適合做侵入性的開發,這是我們就縣政府跟這些地質的專業的朋友,一致性的看法。」
曾經在中寮粗坑進行田野調查的生態專家則是指出,炒短線的操作,除了毀了老天賜予的天然美景,缺乏系統思考,全面規劃的觀光政策,不但衝擊生態,也無法讓環境永續經營。
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楊國禎指出,「現在目前那個地方的路,非常的狹窄,大量的開發,第一個面臨的問題,你要引進那麼多的人,那勢必對這個地方造成嚴重的超載。」
中寮大峭壁又名千丈岩或大崩壁,如果要進行侵入性開發,得花上3500萬元。公民團體建議,開發的方法有很多種,結合中寮及國姓三處特殊地質,打造教育公園,同時評估人潮及車流,才能創造環境與觀光的雙贏。
曾經在中寮粗坑進行田野調查的生態專家則是指出,炒短線的操作,除了毀了老天賜予的天然美景,缺乏系統思考,全面規劃的觀光政策,不但衝擊生態,也無法讓環境永續經營。
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楊國禎指出,「現在目前那個地方的路,非常的狹窄,大量的開發,第一個面臨的問題,你要引進那麼多的人,那勢必對這個地方造成嚴重的超載。」
中寮大峭壁又名千丈岩或大崩壁,如果要進行侵入性開發,得花上3500萬元。公民團體建議,開發的方法有很多種,結合中寮及國姓三處特殊地質,打造教育公園,同時評估人潮及車流,才能創造環境與觀光的雙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