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丹命案掀波 少女拒婚殺夫遭判死刑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蘇丹上個月發生一起命案,引發社會議論,行凶者是位年輕女子;她因為不接受未成年婚姻,被強迫和先生發生性關係,憤而刺殺對方。蘇丹社會呼籲政府修法改革未成年婚姻,避免造成更多傷害。
蘇丹法院10日對19歲女子諾烏拉判處死刑。這名女子被控謀殺親夫,案件在蘇丹引起社會公論,因為諾烏拉是名童養媳,先生當時企圖強暴她,女子為了自衛而殺害對方。蘇丹許多人權團體要求總統特赦,也呼籲政府預防更多的未成年婚姻受害者。
女權主義人士賈巴拉拉表示,「我們不認同殺害,也不想毀壞婚姻制度。婚姻原則和價值,在於愛與寬容,我們不認同諾烏拉的婚姻是合法的。」
被告諾烏拉表示,她在16歲時,就被父親賣給表哥,諾拉逃到親戚家中躲了三年。今年四月,諾烏拉聽從父親表示婚約已經取消,可是返回喀土木老家後,卻發現被騙。律師說,諾烏拉拒絕和丈夫行房,可是被男方三位親戚強押迫使。先生在隔天又要進行強暴,諾烏拉忍無可忍便拿刀刺殺對方。遵循伊斯蘭教法的法院宣判諾烏拉死刑後,依法在十五天內接受上訴,許多維權團體為此奔走,民眾也大多憐憫諾烏拉的處境。
蘇丹大學生希蒂可認為,「大部分蘇丹女孩在14、15或16歲就結婚了,這是不對的,那年齡的女孩根本不懂婚姻,也許知道一些,但非全盤理解,諾烏拉是個犧牲者。」
蘇丹目前有37%的未成年婚姻,根據聯合國資料顯示,男女不平等的情形,蘇丹在188國家內,排名後段第165國,而且每三位蘇丹女性就有一位在18歲前結婚。蘇丹法律認可女孩一進入青春期後,就可以結婚,十歲女孩也可在監護人和法官同意下結婚。
蘇丹法院10日對19歲女子諾烏拉判處死刑。這名女子被控謀殺親夫,案件在蘇丹引起社會公論,因為諾烏拉是名童養媳,先生當時企圖強暴她,女子為了自衛而殺害對方。蘇丹許多人權團體要求總統特赦,也呼籲政府預防更多的未成年婚姻受害者。
女權主義人士賈巴拉拉表示,「我們不認同殺害,也不想毀壞婚姻制度。婚姻原則和價值,在於愛與寬容,我們不認同諾烏拉的婚姻是合法的。」
被告諾烏拉表示,她在16歲時,就被父親賣給表哥,諾拉逃到親戚家中躲了三年。今年四月,諾烏拉聽從父親表示婚約已經取消,可是返回喀土木老家後,卻發現被騙。律師說,諾烏拉拒絕和丈夫行房,可是被男方三位親戚強押迫使。先生在隔天又要進行強暴,諾烏拉忍無可忍便拿刀刺殺對方。遵循伊斯蘭教法的法院宣判諾烏拉死刑後,依法在十五天內接受上訴,許多維權團體為此奔走,民眾也大多憐憫諾烏拉的處境。
蘇丹大學生希蒂可認為,「大部分蘇丹女孩在14、15或16歲就結婚了,這是不對的,那年齡的女孩根本不懂婚姻,也許知道一些,但非全盤理解,諾烏拉是個犧牲者。」
蘇丹目前有37%的未成年婚姻,根據聯合國資料顯示,男女不平等的情形,蘇丹在188國家內,排名後段第165國,而且每三位蘇丹女性就有一位在18歲前結婚。蘇丹法律認可女孩一進入青春期後,就可以結婚,十歲女孩也可在監護人和法官同意下結婚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