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視新聞遭系統商斷訊 NCC雙罰

陳姝君 吳嘉堡 / 台北報導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民視與台灣寬頻通訊,因為授權談不攏,4日起76萬多戶有線電視收視戶的民視新聞台斷訊,NCC對雙方祭出處罰。其實去年中華電信MOD也曾發生類似斷訊事件。有學者呼籲,政府應該介入建立一套公開透明的「分潤機制」,維護觀眾權益。
 
民視新聞台遭到斷訊無法收視,損害收視戶權益,雖然NCC已對系統業者及民視祭出處罰,但有民間團體批評,NCC失職。台灣社社長張葉森表示,「只有各打50板,對國安、對閱聽人的權益,NCC沒有盡到全力。」
 
北社質疑,斷訊的背後有中國壓力,不過NCC強調,早在去年底就針對授權問題協調雙方調處,但都破局,4月26日就發函要求雙方不得有斷訊等影響消費者權益,但最終民視新聞台還是斷訊。NCC發言人翁柏宗回應,「要求系統跟頻道業者繼續提供臨時授權也不能斷訊,這個事情是很單純的,只要雙方配合NCC的行政處分,民視就不會斷訊了。」
 
據了解,民視堅持除了新聞台,加民視第一台、民視台灣台,三頻道包裹授權,每戶開價2元,但台灣寬頻通訊TBC無法接受,頻道業者與系統業者的授權爭議常常上演,政大新聞系教授劉昌德呼籲,產業的分潤機制應該要更公正透明,「系統商跟頻道商之間的價格,現在都是掩蓋在商業機密之下,把他們計價的一個標準公佈出來,不同的系統台在跟不同頻道商在議價的時候,他才有一個參考的標準。」
 
學者建議,可以比照房市交易「實價登錄」,公開不同頻道間的交易價格,建立合理的授權費評價機制,NCC表示,目前有廣法和衛廣法正在研擬修法中,會參考各界意見。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