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讓黑冠麻鷺感到緊迫,工作人員將牠的頭部蓋住後帶出,仔細一看,牠的爪子上被穿上了特置的「鞋子」,原來牠先前被黏鼠板黏住,動彈不得,爪子捲曲,民眾發現後,將牠送來台北市野鳥學會的救傷中心。除了爪子,黑冠麻鷺腹部的毛全都糾結、一摸還殘留黏性,要替牠清除乾淨才能野放,工作人員指出黏鼠板對野鳥的殺傷力很大。
台北市野鳥學會救傷中心副組長呂佳璣表示,「黏鼠板會造成有些羽毛折損,整個都被黏了、整個都脫離,會造成這些野生動物很大的傷害。」
野鳥學會表示,有些民眾會把黏鼠板放在陽台、庭院,野鳥不小心誤觸,掙扎後黏得更緊,造成羽毛大量脫落,爪子受傷,小型鳥類更可能因此死亡,呼籲民眾別將黏鼠板放在戶外。而要保護野鳥,看到掉落地面的幼鳥,也要注意,不要任意撿拾帶離現場,每年春天到初夏是野鳥育雛的季節,還在學飛的幼鳥仍需要親鳥照顧,發現牠們時先多觀察。
「鳥媽媽也許就是在附近,可以稍微做個等待。」呂佳璣說,「我們就希望說,儘量是讓鳥媽媽自己來帶自己的小孩,我們人不得已才介入。」
每年被民眾送來中心救傷的野鳥,多達四到六成是在學飛、但沒受傷的幼鳥,因此野鳥學會希望民眾能多注意,如果不知如何判斷,可以打電話詢問他們、或是獸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