槺榔掃帚 朴子德興社區製作大本營
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在民國五、六十年代,朴子德興社區家家戶戶都以製作槺榔掃帚為生,直到塑膠製品的出現,才漸漸沒落。為此,居民們研發小掃帚吊飾,將技藝傳承下去。
早期農業時代,沒有塑膠製品,大家就用手邊可用的器具,用槺榔樹來做槺榔掃帚。在民國五、六十年代,朴子德興社區家家戶戶都以製作槺榔掃帚為生。
==製帚婦人 涂梅霞==
這樣撕開 撕成這樣一絲一絲
這有長的和短的
長的就是要做這節
短的就是要做這兩節
純手工製作的掃帚,要先從又高又大的槺榔樹上將葉子割下來,曬乾處理後,整支掃帚再以槺榔葉、稻草、竹子製作,不過槺榔葉乾澀又多細刺,不小心就會刺到皮膚,製作的過程繁瑣辛苦。
==德興里里長 侯茂昆==
這迷你吊飾主要就是說
因為大支掃帚已經沒落了
被塑膠製品取代了
想說怎麼把它改良
能夠做得比較漂亮
然後大家就是想辦法
研發這個小支的小吊飾
讓大家出去配戴
走暗路可以避邪這樣
雖然居民發明小支的掃帚,來阻擋塑膠製品所帶來的衝擊,不過面對無人接手、工藝失傳的困境,居民是不是能夠將槺榔掃帚的文化繼續傳承下去?還是要等待時間的證明。
公民記者 林姿妤 劉又瑋 嘉義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