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影「大白鯊」裡的恐怖情節,相信讓不少看過電影的民眾印象深刻。其實就算是研究海洋生態的科學家,對大白鯊的了解也不多。不過目前科學家已經在一隻小白鯊身上裝了探測器,未來可望對大白鯊的生活環境有進一步的了解。 美國加州著名的「蒙特里灣水族館」,一向以種類繁多的鯊魚展出著稱。可是生猛的大白鯊卻不在展出之列。 (蒙特里灣水族館柯齊瓦博士:大白鯊在這裡的適應狀況不太好。) 根據過去的紀錄,被捕的大白鯊最長只存活了二十一天的時間。至於為何大白鯊無法在蓄養的環境中生活,仍舊是科學家心中的不解之謎。 (小說「大白鯊」作者賓治利:牠們能游多深,牠們吃什麼而什麼不吃,這一切東西完全都是個迷團。) 不過在去年,有一隻小白鯊被漁民意外捕獲之後,科學家就在牠身上裝上了探測器,然後將它放回大海中,希望能夠藉著小白鯊的活動,來了解大白鯊的神秘生活。 參與這項計劃的科學家表示,他們希望在探測器自然脫落之後,能夠順利浮在海面上,然後他們就可以藉由衛星傳送,把探測器取得的資料傳回實驗室。 而在對大白鯊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之後,或許未來就可以在水族館中,親眼目睹大白鯊自由活動的身影。
生猛大白鯊 難耐囚禁生活
發布時間:
最後更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