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法美食馳名 大廚愛魩仔魚入菜
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魩仔魚,台灣人愛吃,法國人也愛吃,為了保護漁業資源,歐盟10年前就有魩仔魚的捕撈禁令,只有部份地區,在二月到五月間可以抓。
南法蔚藍海岸沿海小鎮的居民,趁著二月到五月的捕魚季節,開著小船出海布網,再通力合作以最傳統的人工方式,把漁網拉上岸,他們熱衷捕撈的可不是什麼大魚,而是沙丁魚苗,也就是台灣俗稱的魩仔魚。推著一箱得來不易的魩仔魚,老漁夫趕緊去稱稱斤兩
==法國漁民 厄爾席諾==
裡面有水
還有其他的浮游生物和魚類
你寫8公斤好了
這項歷史悠久的魩仔魚打撈活動,打從13世紀就存在,不過為了避免過度捕撈,破壞魚類生態,歐盟2007年便對蔚藍海岸祭出禁令,3年後才對尼斯附近的天使灣開放
==海洋土地管理局副主任 杜博斯==
所以這項捕魚作業最長只有11週
在2月1號到5月31號這段期間開放
不過限制可能更多
因為實際上能否出海
還得看天氣 月亮潮汐及海象而定
不只打撈時間和區域有限定,蔚藍海岸獲得授權抓魩仔魚的船隻只有11艘,每艘每天最多只能捕50公斤,海事人員每天一早4點就在當地嚴密監控,誰都別想動歪腦筋。
物以稀為貴的魩仔魚,終於送進餐廳,在大廚巧手料理下,成了老饕們懷念的魩仔魚蛋捲
==尼斯居民==
這道菜很棒 是尼斯的特產
==尼斯居民==
很棒 太美味了
為了讓美食永流傳,護漁護海洋的限捕令,還需要各方支持才行。
記者 曾惠敏報導